大气压强“水”知道,成都四十三中用实验让抽象物理知识“落地”
发布时间:2025-04-21来源: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 作者:陈海燕浏览量:2146
近日,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气压强”物理实验活动。活动旨在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压强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 实验设计与过程 本次实验活动分为两个主要环节。首先,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包括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方向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吸管吸饮料、吸盘挂钩等。随后,老师们用红墨水和水混合溶液,用约11米长两端有活塞开关的塑料管进行了“大气压支持水柱”实验。在实验中,老师们将塑料管灌满红色液体,关闭上端活塞,打开下段活塞,观察水柱是否会掉落,以及水柱高度。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大气压能够支持约9.36m高度的水柱,直观地展示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当软管的高度逐渐降低时,受大气压强影响,水柱依然能够保持约9.36m的高度,这说明大气压强具有相当大的力量。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要测量大气压强的具体数值,可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来计算。通过计算,同学们了解到:在标准大气压的影响下,大气压强能够支持约10米高的水柱。 学生收获与感悟 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初二的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大气压强的神奇力量,还掌握了测量大气压强的基本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动手操作的实验方式让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本次“大气压强”实验活动是学校物理教学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初二年级的“大气压强”实验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在实验中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物理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陈海燕) |
责任编辑:杨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