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教师张勇:躬耕杏坛育桃李,荣退回眸亦有声
发布时间:2025-04-07来源: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罗翔 李潇 魏一 陈凤乾浏览量:2008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一直秉承“协同一致,努力奋进”的精神,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勇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1993年7月,张勇老师调入成都市第二十八中学(现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担任高1994级民族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他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教育事业无比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最终,该班98%的学生都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深造,之后很多学生都发展很好,比如:李程·丹增尼玛,现任十三届全国青联副主席,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余贵海,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择拥(女)于2001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张勇老师这种爱生敬业的精神影响了学校很多老师,如:王利佳、王文卓、施德春、何靓、张超、郑勇、崔蓉、谢明书等一批批教师先后主动申请,前往甘孜州德荣、康定、炉霍等地区支教,用实际行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春风化雨四十载 桃李芬芳三千圃 张勇老师潜心执教40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但他却非常谦虚。“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是他的座右铭。他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 一天,张勇老师在给学生鉴赏王维《鸟鸣涧》时,学生杨武举手发问:“张老师,王维诗中写到‘人闲桂花落’,后边又写说‘夜静春山空’以及‘时鸣春涧中’,这‘桂花’是八月开的,而‘春山、春涧’里的‘春’是写的春天,这是不是王维弄错了?”面对学生的突发其问,张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了,于是他放下身段,向其他学生征求其解。有同学说:“‘春山’不是春天的山,而是山的名字,与‘桂花’构成对仗。”又有同学说:“诗中的‘桂花’不是八月桂花,而是四季桂中的春桂”……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课堂氛围热烈活泼。第二天,一学生告诉大家:“我奶奶说,八月桂花凋谢后,多数花瓣不会自己掉落,它依然黏附在枝丫上,要等到第二年春天,桂树发新芽时才将它顶落。”于是,张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察看二十八中校园里的几株桂花树,果然凋谢干瘪的花瓣还留在树上。师生相约等待明年开春再细加观察。次年三月的一天,学生兴奋地告诉张老师,学校的桂花树发新芽了。师生们凑近桂花树,只见新芽处原来附着的那些枯萎花瓣真的散落在地。张老师和同学们回到教室展开探讨,为何这针眼般大小的褐色枯萎花瓣,王维竟能在月夜里看得如此清晰?同学们通过品味,真正理解了诗眼“闲”乃为心闲,且进一步感悟到诗人以禅入诗所营造的禅景、所渗透的禅意和禅趣的妙处。 星光引路 润玉花开 张勇老师不仅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还毫无保留地倾心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他敢于担当,严于治学,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样。他常常带领青年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科研,解构文本,探索教法。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学校的中坚。 2001年6月3日,青年教师游俊松(现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语文教研组长)在“三老杯”第四届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执教《空间和时间的旅行》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12年9月,青年教师谢志冰执教的《论快乐》在“成都市2012年高中语文教师微格教学技能提升暨优秀语文教研组评选赛课”中荣获特等奖;2013年12月,青年教师罗翔执教的《放飞梦想》主题班会课,在成都市2013年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14年4月,罗翔老师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团、队)会课展示研讨大会现场课展示中执教的主题班会荣获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那些年随时听张老师推门课的徒弟李昌龙,如今已获得“青羊区特级教师”等殊荣……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路上,镌刻着无数张勇老师悉心指导的身影。 校史编修 文脉赓续 2020年12月,执教四十年的张勇老师光荣退休,但他“退而不休”,尽心竭力地编修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史。2013年,正逢学校百年华诞,时任校长助理的张勇老师负责筹办百年校庆庆典。在梳理校史过程中,一幕波澜壮阔的红色画卷展现在他眼前,震撼之余,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力地将学校百年历史中的人物、故事变成文字,让记忆不随时间流逝而风化,永远留住学校的根与魂,让学校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赓续不绝。 为求真实,张勇老师经常奔波于省、市档案馆、图书馆,以及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档案馆、人事处,他还前往重庆报业集团、渣滓洞等地,查阅、誊抄相关档案,走访学校老校长、老教师和老校友。如在写成都私立协进中学(现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学生党支部首任书记、党总支书记陈光腾时,张老师参阅了协进老校友冯国治的回忆录《奔向延安》。其中一个细节引起张老师的注意:冯国治和韩子重“在广元上车又遇上陈籍思同志,我们一同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此事陈籍思在《子重助我到抗大》一文中也有回忆:“当我艰难地到了宁强时,正好遇到韩子重、冯国治同志。韩子重同志担任党总支副书记,他的父亲当时是国民党的旅长,他和冯国治撤出(成都私立协进中学)时取得了军用护照,化装成军医和护士。他们一见我也把我改装成护士兵。这样,我们才到了宝鸡。”陈籍思是何许人?他为何与韩子重、冯国治有交集?他们为何在广元邂逅?又为何同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为解开疑团,张老师前往陈籍思生前工作过的成都理工大学人事处查阅其人事档案。当翻开陈籍思的档案,一则基本信息直击眼底:“陈籍思,原名陈光腾。”原来在学校简史里记载的学校党总支书记陈光腾就是陈籍思!先前的所有疑问顿时豁然开朗了。 目前,张老师已完成50余万字的《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简史》初稿,他仍笔耕不辍地完善修撰。“把历史记录下来,留住协进红色文化的根脉,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和后来者能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而砥砺品格、淬炼思想、洗礼精神、开创未来。”张勇老师如是说。 桃李情牵 师道长存 从三尺讲台到故纸堆间,张勇老师用四十年光阴诠释了“教育家精神”——既要做润泽桃李的春雨,更要做守护文脉的星辰。他躬身教坛时,以谦逊之心构建“师生共学”的智慧场域;退隐案牍后,以史笔为炬照亮百年协进的历史画卷。那些在课堂里萌芽的求真品格、在校史中绵延的红色基因,终将汇聚成穿越时空的教育之光。(赖波 通讯员 罗翔 李潇 魏一 陈凤乾)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