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不会AI教学的老师,将沦为“教育化石”?

发布时间:2025-02-16来源:新川外国语学校 作者:赖波浏览量:6752

新学期即将开学,2月15日,新川外国语学校召开新学期教师大会,乘教育强国建设春风,聆听专家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精神,学习在人工智能和大变局时代,怎样做一名好老师。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表示,未来10年,老师们不能穿钉鞋走老路,要敢于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对自己狠一点,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图片1.jpg

认真学习的老师

2025年是深化教育改革之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围绕教育的“三大属性”,以“六大特质”为主要特征,以“八大体系”为基本结构,以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为关键要求,将深化改革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跃升。

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表示,到2035年把我国建设成教育强国,是国家的战略目标,《纲要》给学校高质量发展、给老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动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图片2.jpg

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

为什么教育强国建设要用10年时间?说明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不管公办民办,同质化办学比较严重,培养的孩子不能推动明天的社会发展。

陈星海给所有老师提出了希望:老师要敢于自我革命,利用AI技术科技赋能,不断提升,致力为未来而教,为创新创造而学。

“如果不从言谈举止到课堂革新,不对教学手段进行升级,仍然穿钉鞋走老路,那么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希望大家对自己狠一点。”

陈星海表示,教育的目的是允许每个人创造他想要的生活,鼓励每个人活成自己。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二元对立,要平衡和兼顾综合素养与成绩的关系。强调关注生命、生活和心灵,并不意味着与成绩对立。分数应成为综合素养生长的基石;素养也不是分数的对立面,而应成为其进化的方向。(赖波)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