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第七届中小学数学课堂展评活动在成都三十七中举行
发布时间:2023-12-13来源: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作者:彭鲁湘 通讯员 肖毅 周婷浏览量:2839
12月11日,以“课堂赋能·素养领航”——信息技术融合背景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阐释为主题的青羊区第七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展评(四)在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师建设队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活动于下午13:30正式开始,来自三十七中的活动主持人张怀忠老师首先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成都市中学数学教研员段小龙、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张航、青羊区中学数学教研员潘绍茂。此外,三十七中党总支书记蒋德明、校长蒋友谊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由来自青羊实验中学的樊刚老师、树德实验中学(东区)的申艳丽老师分别带来十分钟的教学阐释;第二环节是由石室联合中学的张玥老师和成都十一中的陈丽娟老师进行课堂展示。 樊刚老师在研读课标、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以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为主线,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统筹考虑,基于评价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将学科思维模式和探究模式渗入到《线段、射线、直线》中,以评促教,凸显数学学习过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申艳丽老师呈现了《二次函数的应用——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教学阐释,申老师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手帕定价以使利润最大化为情境,展开教学活动,设置适当的引导性问题串,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利用二次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问题拆分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张玥老师从视角转换的角度巧妙地引导学生从“数”与“形”的角度来看待《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各个环节,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陈丽娟老师从教材入手、问题入手,带来了“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复习教学:“梳理知识,建构强‘基’——‘基底法’的应用”。陈老师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对章节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从具体问题探究解题通法,用“数”助“形”,彰显数学学科育人价值。 成都市中学数学教研员段小龙老师对参赛教师的教学阐释和课堂展示进行了深入的点评。段老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表达交流、数学思维”四个关键能力,注重“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理解技术,理解评价”。 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张航从展评活动的背景、思考和建议等方面总结了活动的价值。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新教师应注重学科内的融合,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科育人,综合育人! 活动结束之际,张航副院长对三十七中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三十七中数学组的辛苦付出表达了衷心地感谢!(彭鲁湘 通讯员 肖毅 周婷) |
责任编辑:周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