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学期复课典礼,树德协进校长杨书文深情致辞
发布时间:2022-09-20来源: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4015
2022年9月19日,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迎来复课第一天,该校校长杨书文带来了“‘滋德弘道’新内涵,‘以文化人’新起点”2022年秋季学期复课典礼致辞。以下为杨书文校长致辞全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2022年的蓉城之夏注定难忘:新冠碰上地震,高温叠加限电,让我们措手不及。临近开学,来势汹汹的疫情又挡住了我们回校的步伐,全校师生迅速切换到“云端”模式,居家抗疫的同时开展线上教学:老师们勤勉备课,团队作战,倾注满腔热忱,引领大家学海远航;同学们调整心态,坚韧刻苦,恪守自律准绳,不负师恩书山徜徉——屏幕上闪烁的光标见证了树德协进人超越时空、初心不改的家国情怀和进取担当、共克时艰的坚强意志!曾几何时,一批批协进师者,刚下教学一线,便赴抗疫阵地,那一身志愿者红马甲的“逆行者”形象,就是一面红色协进“爱国为民”的精神旗帜! 云开疫散,初秋送爽。我们终于相聚在心心念念的美丽校园,我们终于迎来了发自肺腑的朗朗书声。 “健全国民,服务国家”,百年协进为国育才;“树德广才,协进兴邦”,树德协进为党育人;“爱国为民,进取担当”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滋德弘道,以文化人”是我们奠基“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信仰!随着全省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推进,“滋德弘道”又将赋予新的内涵,“以文化人”又将站在新的起点!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德日新也,万邦惟怀。”其言道论德,皆圣贤洞见。“滋德弘道”与“立德树人”高度统一,不仅承载“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之要义,而且融贯于家庭美德传承、个人私德修养、社会公德弘扬、职业道德修炼,更涵盖了崇高理想的树立、顽强毅力的砥砺、协作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孕育。尤其强调以人文的思想培根铸魂、以科学的策略启智润心,追求人的全面培养和适性发展。 德之滋,于师长在言传身教、知行合一;德之滋,于学校在环境熏陶、课程育人;德之滋,于课堂在互动碰撞、教学相长……这均需软硬件支持和时空保障。新学年,我校江安校区建设即将动工,宽窄校区提档升级也将同步启动,这无疑将为“德”之“滋”提供充裕的保障。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变、课程育人的意识强化、教学方式的优化调整、核心素养的落地培养……亟需全体师生提前思考、主动探究,且行且习、渐行渐优,以追求滋“德”之新境界!因此,我们将从教学研究、课堂改进、研学实践等方面进行质性探索,让任务驱动、情境植入、问题串引、思维碰撞、深度交流,逐渐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遵从。假以时日,立德修身之道、协作互助之道渐至佳境;久久为功,学习成长之道、创新求异之道定能谙习! “以文化人”之“文”,从内涵讲,是文明、文字;从形式看,是文化、文学;具体可以理解为文章、文档,学科教材、中外经典、优秀作品和音像资料等皆为“文”。除了有形的可读之“文”,还有传统、习俗、风气、氛围等无形可感之“文”。我们的“以文化人”,即融合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化育学生孝亲敬长的德性、悲悯他人的情怀、立己达人的胸襟和奉献家国的修为。 以“三新”为要求的示范高中理应引领育人方式改革,这也是四川新一轮“省一”建设的必须,处于创建攻坚阶段的我们,将以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人”,又将如何“化”?——这便是新的起点! “文”由国家规定,“人”有既定标准,于我们而言关键在如何“化”?新高考要求改革育人方式,其实就是“化”人方式的变革。追根溯源,“识”之“化”在于博闻,“术”之“化”在于操习,“法”之“化”在于沉淀,“德”之化在于滋养,而“道”之化在于顿悟!“思维”之“化”在于训练,“能力”之“化”在于运用,“素养”之“化”在于贯通…… 因此,我们将高扬“红色协进”旗帜,根植文化沃土,从课程研发、课堂改进、平台搭建、教学变革、管理配套、服务保障和环境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立体推进、春风化雨,服务于每位同学的全面发展;我们将不断拓宽育人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石碧院士团队、树德名师的引领功效,强化拔尖学生的创新培养;我们将不断丰富社团活动、劳动体验、科学考察、研学实践……让大家在经典美文诵读、科技文博研学、身体力行实践中聚合内生力量,纳百川、养浩气,厚植家国情怀;立千仞、担道义,广蓄民族竞争力!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胸怀星辰大海。新学年,是我校110周年大庆之年,也是全体树德协进人史诗般协同奋进、展翅腾飞之年!在厚重文化与先进理念重光、辉煌历史与灿烂未来承继之当下,以红色文化为沃土,滋大德,以创造历史为追求,弘正道。满怀壮志豪情,在精诚协进中踔厉奋发,在超越自我中奔赴卓越,以丰硕的办学成果迎接“省一”的成功创建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责任编辑:杨庆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