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冠城实验学校:双新背景勤探索 多元作业促时效

发布时间:2022-06-01来源:成都冠城实验学校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程晓庆浏览量:3519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真正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修必是收获满满。2022年5月16日下午,由成都市程学琴名师工作室承担的《“双新”背景下校本导学案的实践研究》菜单课程在“成都师培通”线上平台顺利开课。成都冠城实验中学副校长、程学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程学琴老师莅临指导,工作室成员和本校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参加此次活动,大家认真研讨,相互切磋,取得了良好效果。

课例展示

树德中学光华校区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成都市优秀教师、程学琴名师工作室成员杨世卿老师展示了《开门大吉有奖问答——考前梳理》课例教学。杨老师由高考真题入手,根据高考考向及新课程理念,考前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回归教材。杨老师采取新颖独特的有奖竞答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开哪扇门,并说出至少三个和此题有关的结论,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杨老师非常重视知识产生本源,并通过学生探究、展示等活动,让学生逐步积累方法、知识。在一问一答过程中突破难点、发展思维,逐步达到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本节课,强化学生四基四能,教师引导到位,评价补充及时,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都冠城实验学校数学教师余晓玲进行了《基本不等式》的课例展示。余老师由观看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视频、情境导入新课,贴近现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同时,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并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几何直观。余老师用数学符号语言、日常语言和图形语言表述基本不等式,将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一起讲解,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基本不等式。整堂课采用“情境—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她的引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前提,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以“基本不等式的发现与证明”为基本研究内容,她还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中发现并证明基本不等式,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推理论证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

两个课例都凸显了数学作业的设计,突出了作业设计的多元化。参加活动的听课老师们根据《“双新”背景下校本导学案之多元化作业设计探究课堂观察量表》,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进行了评价:数学作业的设计是数学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合理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巩固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方法、发展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数学作业的设计更应体现典型性、层次性、易错性、综合性和探究性。为此,作业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要强。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思维潜能充分开发出来。

专题讲座

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数学教师、成都市优秀教师、程学琴名师工作室成员朱琨老师作《“双新”背景下校本导学案作业设计的思考》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双新”背景下高中校本导学案教学、“双新”背景下高中校本导学案作业设计流程、“双新”背景下高中校本导学案作业设计要求及反思与展望。朱老师基于“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深刻分析导学案作业设计研究的必要性、怎样设计、作业设计质量整体不高的表现及基础、巩固型作业的反思与建议。双新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改进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中小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就必须在作业改进实践中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处理好作业“质”与“量”的平衡、加强作业促进学生基础发展与满足个性需求之间的协调,把握作业改进与学校教育其他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

专家指导

成都市程学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程学琴老师对整个活动全程进行了指导: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阻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时效,因此,“多元化作业设计探究”成为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高中数学多元化设计是针对当前高中作业设计的现状和不足,以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为指导,从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出发,以作业为核心,多元化为思路,从统一走向分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个体走向合作……通过多元化的高中数学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知识视野,启迪数学思维,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四基”“四能”,落实到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黄小林 通讯员 程晓庆

责任编辑:王颖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