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给老师讲题,巴德美际“内卷之王”“卷”出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2-05-30来源:巴德美际学校 作者:江蕾浏览量:3088
知识打卡过关并不稀奇,但学生你追我赶地知识打卡,你一定没见过。 不仅如此,学生还通过给老师讲题挣积分,巴德美际学校初二一班的“内卷”系统,已更新迭代至3.0版本,这个班级专属的学习能量场,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卷”起来。 学习能量场打造 揭秘“内卷之王”3.0版本 如果走进初二一班,会有一幕与众不同的风景:学生抱着自己专属的成长手册,在教室里疯狂打卡。这并非一朝一夕的成果,初二一班班主任李萍老师介绍,从初一开始,自己就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了学习场域的打造,而打卡这一幕,正是初二一班能量场打造的成果。 在每位同学专属的成长手册的第一页,都贴上了一张“内卷”游戏规则:每人每天任选2科,完成相应的打卡内容,完成后由班主任或晚自习老师签字确认。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政治、历史,不管是文科科目,还是理科课程,都有特定的打卡内容。 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英语的单词、短语;数学的公式、定理……每个学科的核心内容都涵盖在内,但仅指定方向和范围,并不指定内容,将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公开表扬券、电影兑换券、作业加分券、零食兑换券……打卡活动设置了众多的奖励,包含了话痨券、趣味兑换券、奖励兑换券三大品类,累计有近20种不同的奖励兑换。学生每打卡一次即可积分,每周进行一次积分兑换,积分最少的学生可以获得话痨券,需要在午会时间以ppt的形式完成一次分享,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辨与演讲能力。 “所以每周五中午,班上的同学都会疯狂打卡。”李老师说,这也是班上落实知识点日日清、周周清的一种独有的方式。很多同学从一开始的完成4项打卡,到后面每天完成10余项打卡,堪称“卷王”的学生一周最高挣得235分积分。 从1.0版本的“知识打卡”,到2.0版本的“进击的我们”,再到当下3.0版本的“内卷之王”,一套属于初二一班学生的专属内卷系统已经经历了多轮升级,打卡内容、奖励方式都在跟随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 李老师表示,不断更新迭代能量场的游戏规则,就是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用同学们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卷’起来,并且是好玩有趣没有压力的‘卷’。” 如今,在初二一班,没有“卷”与“不卷”的区别,只有“卷”与“更卷”的较量,同学们都乐在其中。 给语文老师讲物理题 初中生“卷”出新高度 “李老师,英语比较级有几种表达方式?” 你以为这是在问英语老师问题?当然不是,这是学生考语文老师的英语问题。“正好那节课去听了英语课,课后学生就来考我了。”李老师解释,这种时候学生都是以问问题的幌子去考老师,目的是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甚至还有学生本不喜欢英语,但为了用题难住老师,上课去认真听讲。 不止英语,理科类科目更是如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李老师坦言自己不擅长物理,但是同学们的打卡任务中,就有给老师讲懂几道题的项目。在初二一班,给文科老师、体育老师讲物理题、数学题并不稀奇。 并且在讲题过程中,学生还要面临老师的各种追问,“一方面老师追问表示自己不会,能够给学生一些优越感,另一方面,有时候故意追问,是为了让学生进行二次讲解,在重复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重难点。” 为什么想到推行这种制度呢?李老师表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主动学习中“教授给他人”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让学生给学生讲题,学生彼此会不好意思,给老师讲题会带给学生成就感,既是老师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从老师的角色中去理解老师。” 就这样,考老师问题、给老师讲题成了初二一班同学们的又一种“内卷”形式。 创新完美同桌计划 把换座位设计成一门课程 座位问题或许会让很多老师头疼,但初二一班并没有,他们甚至将座位调换设计成了一个课程——完美同桌计划。 此前,由于班级人数为单数,座位匹配时落单的同学难免孤独、失落,于是班上实行了“最高调度员”制度,落单的同学自动成为最高调度员,一方面要成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在下一次座位匹配时,拥有抽选1/2座位名额的机会,而抽中的学生有机会随机选择自己的同桌,开启完美同桌计划。 在完美同桌计划中,同桌之间需要建立契约,至少保持一周的同桌关系,并且要监督同桌参与“内卷系统”的打卡,与同桌共享奖励,连坐惩罚。 调换座位也被允许,学生需要在打卡任务中获得座位调换券,经过调换涉及的四个人同意后,方可调换。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只看到别人不足,我希望用这样一种形式,让同学们发现别人身上的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李老师说。 原本令人窒息的“内卷”,却成了学生良性竞争的快乐源泉。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高分数”与“高素养”自然会水到渠成。(江蕾) |
责任编辑:范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