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课程项目学习展示,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学生用化学知识研制特色食盐
发布时间:2022-03-31来源: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 作者:江蕾 通讯员 彭震浏览量:3485
3月29日,随着“以大概念为中轴的单元整合教学”持续推进,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化学组的博物馆课程项目学习呈现出课堂整合的样态,让参加锦江区初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暨彭震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老师们,看到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 项目学习重实践 化学组青年教师胡月的项目展示课《从大自然到餐桌上的“特色”食盐》,以任务为驱动,“从自然界中认识粗盐”“从粗盐中提纯氯化钠”“制作适合家人的特色食用盐”三个活动串联起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项目任务一,学生制作视频展示前期,到成都博物馆参观“铁牢盆”“邓嵘画像砖盐井图”“东汉盐井生产模型”调研关于食盐的相关知识。 项目任务二,学生分组实验,体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过程。 项目任务三,学生用PPT和海报分享制作特色盐的方案及经验,展示制作出的不同功能“特色”食盐。不同版本的“彩色盐”“治疗口腔溃疡的维生素VC盐”“加钙盐”“可甜可咸的焦糖钙盐”……不同功能的制盐方案和产品,令人眼前一亮。 学生精彩的汇报展示,特别是失败后的反思归因,体现出育才学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质量的课堂实施”和“高质量的反思评价”赢得现场老师们的热烈掌声。 备课转型重实效 彭震老师以《基于五育素养提升的博物馆课程的开发》为题,从理解、建构、实践、展望四个方面,对集体备课中探索五育融合视野下的教学设计应有的样子进行分享。到场的专家和老师,深刻感受了育才化学组是如何带着五育融合的眼光解读教材、剖析学情,如何带着五育融合的眼光去提炼大概念、提出核心问题、设计核心任务。 最后,锦江区化学教研员吴墩艳老师进行评价,肯定并赞扬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化学组以研究的姿态开展教育教学。建议全区教师要多查阅文献,着力课前的备课设计,设计课堂比课后夯实辅导更重要。(江蕾 通讯员 彭震) |
责任编辑:范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