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 以研促教 大弯中学两项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
发布时间:2022-03-16来源:成都市大弯中学 作者:孙林馨浏览量:3584
2022年3月16日上午,成都市大弯中学两个2021年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中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策略研究》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背景下多语种外语教学资源开发与研究实践》在第二会议室顺利开题。会议由大弯中学教学课程中心余永聪副主任主持,莅临本次开题活动的专家和领导有:成都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书记、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督学,四川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特约专家李全,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科研室主任陈宇燕,四川省特级教师、树德光华校区政治教研组长、成都市高三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冯维东,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研究员张伟亮,青白江区研培中心副主任彭小斌,青白江区研培中心老师钟先海,大弯中学校长赵泽高,副校长何晓虹,以及课题组的全体成员。 大弯中学校长赵泽高首先介绍专家组成员并颁授专家指导证书,随后,陈宇燕所长宣读2021年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通知书。 《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中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组代表唐微老师从课题的选题、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价值和目标、研究措施和活动、预期成果、课题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几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法治意识培养的整体化推进是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和内在要求。课题组注重实践研究,打破课堂学习的边界,积极探索社会、学校资源的融合,通过与检察院合作,开展学生走进法院,检察官走进课堂,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等活动。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无边界“四位一体”学习模式,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支撑,自我教育为目的,探究无边界学习的新模式。 专家们首先肯定了选题的意义重大,课题组广泛收集了国外研究经验,取长补短,运用可视化结构图,清晰表达研究过程。同时,也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精心思考创新点,抓突出;第二,研究问题、内容、目标、成果需要环环相扣;第三,做好下一步课题分工与计划。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背景下多语种外语教学资源开发与研究实践》课题组代表陈道丽从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预期,研究长效,研究创新点八大版块对课题进行了简要说明。 冯维东老师指出,此课题最重要的是弄明白要构建一种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开发,课题想要提供一种怎样的路径和模式。陈宇燕所长强调要用生动的语言解释核心概念界定的重要性:“需要给你想做的事情画一个像,否则别人就会带有主观的色彩。反过来说,描述得越准,别人的评价才会越高。”另外,她还从开发资源的技巧、路径、原则等方面提出了中肯可行的指导。李全主任首先肯定了此课题的地域特色,随后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研究目的方面,需要找准关键词的出处;二是强调“一带一路”和“多语种”之间的勾联关系应该更加紧密,课题应回归语言学习的规律,不能简单地运用“建构主义”;三是问卷调查要用数据、图表形式等方式表现出来。 在开题会议的最后环节,专家们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亲切交流与分享,赞许课题选题紧跟时代步伐,扎根基础,意义深远,大弯中学教师科研意识强,素质高,对课题的后续研究给予了厚望。两个课题组成员也向专家保证认真修改、扎实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会议最后,专家和领导与课题组成员合影留念,为市级课题的开题会议画上了圆满句号。(孙林馨) |
责任编辑:孙林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