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诗歌”海洋,树德协进高中教师展示“样品”课

发布时间:2022-03-08来源: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2570

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本学期“研-教-考”活动的课例展示环节中,高三、高二、高一的罗怡颖、包婷婷和梁爽老师分别针对三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学情执教了三节诗歌教学课,她们的课设计合理、流程清晰,并且各有特点,皆体现了她们各自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思考。

罗怡颖老师执教的是高三二轮复习的诗歌鉴赏课,总的来说,这节课思路较清晰,体现了二轮复习的特征,是一堂重点突出的常规课,针对性较强,体现出了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区别,她通过试卷分析,聚焦学生诗歌鉴赏题中的失分原因,在回顾一轮总结读懂诗歌备考的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典型高考真题,通过练习纠错,补充强化准确读懂诗歌的方法,“抓分意识”比较强。教学流程清晰,实现了发现学生问题——解决学生问题的闭环教学任务。

包婷婷老师执教的是高二的新课——辛弃疾的《永遇乐》。这节课她以典故为教学切入点,以怀古诗的“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怀”为设计思路,从典故内容的全面解读、典故运用的深层含义以及典故串联的行文思路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有效抓住这首词中典故的特色,课堂上抽丝剥茧,寻踪觅源,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了文本内容与词人情感。整堂课学生生成精彩,老师指导得法,精彩纷呈。

梁爽老师执教的是高一的新课——《涉江采芙蓉》。她以与“思”有关的古诗句导入,接着分为初读感悟——画面、再读探究——意象、终读品悟——主题三个部分展开教学。最终以多样视角带来的多种解读结束。让学生在品读诗歌的基础上,带入自己的理解,进行现代文改写创作,这充分体现了协进课堂所倡导的听说读写的理念。(赖波)

责任编辑:易鑫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