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召开2021-2022学年上期家长委员会工作总结会议
发布时间:2022-01-15来源: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杨猛浏览量:2403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合作,发挥全校学生家长助教兴校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1月12日下午,以“家校协同,共促发展”为主题的2021-2022学年上期家长委会工作总结会议在学校行政楼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家委会代表、学校校长毛道生所带领的中心组领导团队、学生发展中心行政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魏优主持。
小学学部家委会委员邬建明先生以“立德修身,开拓创新”为主题,从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努力沟通融洽和谐谈起,梳理了家长参与少先队建队、庆祝建党百年活动、走进课堂等活动,面对疫情,积极配合,勇于担当,做好3-11岁孩子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家校携手,共筑安全。作为家长,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同时,他指出,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家长、老师、孩子当齐心共建,作为家长当学会理解与包容,积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摩擦等,积极看到学校的变化与发展。他向全体家长代表发出号召,将教育教学交给学校,将时间交给老师,家委会当做好纽带作用,建立学校、老师、孩子、家长四位一体的联系桥梁,不断促进学校发展,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初中学部家委会主任刘小会女士以“家校融合,共育共建”为主题,讲解了学校成立家委会的目的,明确了家委会的职责,梳理了初中学部2021-2022学年上期包括配合学校对初中学部家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协助学校12.9纪念表彰活动,做好小演员化妆工作、组织家长参加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配合学校“家长讲坛”工作,邀请各班家长积极参与、配合校方邀请家长参加初中年级期末考试巡考等工作,提出了新学期家委会具体工作建议。 高中学部家委会主任朱俊勇先生,以“携手同行,共创佳绩”为主题,以女儿成长为例,具体生动讲述了作为家长参加孩子成长的故事。他回顾了自己参与宿舍、校区改善材料的招标 ,手工艺术馆的展示等学校工作,对孩子要多理解,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他表示,作为代表,将积极与大家沟通,交流,积极为委员会工作当好后勤部长;为共同做好学校教育工作出谋献策,以尽绵薄之力。
梁大才副校长首先对全体家长代表表示感谢,接着对于本次会议流程进行说明,并提出希望,希望全体家长代表及时反馈其他家长诉求,正确引导,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 毛道生校长为全体家长代表带来“从情绪视角看家庭教育”的主题汇报。他强调,对于教师的“情绪劳动”,家长要尊重教师的情绪劳动,多一分包容,积极评价教师,多看到教师的优点和付出;多一分支持, 做好家校间的密切沟通和协同教育,各自承担好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促进家校协同育人。作为家长,当加强自身的情绪管控,有着积极的情绪状态和思维方式,教育目的要切合实际,注意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内在需求,和孩子交流的语气要体现出真诚、平等、尊重、理解等,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商,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的情绪能力,以成人的良好情绪状态感染孩子,以较强的情绪管理熏染孩子,培养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如积极思维、理性分析、保持希望等,注重以案说法,注重及时引导,注重把握契机等,奠基学生美好人生。 毛道生校长、梁大才副校长为冯力老师颁发聘书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怎样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督学、中学高级教师冯力老师带来主题为“其他家庭成员如何协助和配合孩子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讲座,走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
冯老师首先明确孩子的自我的成长能力来源于效仿父母自我成长的示范,《家庭教育促进法》在于明确父母的责任,强化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呼应“双减”政策,这部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需要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家校共同发力、协同育人。什么是家庭教育呢?冯老师制作了幸福的公式,明确通过目的性活动可以提升幸福感,引导家长代表思考: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家长?我可以做些什么?指出了积极的家庭教育在于以人格促进学习成绩、以和谐关系促进教育品质、父母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突出优势与成长性思维、做积极父母、育乐观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真正关心孩子,实施随机教育。冯老师最后强调,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老师跟家长,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家校携手,共育英才。(黄小林 通讯员 杨猛)
|
责任编辑:陈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