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草当作兰 师者当如斯——三岔湖初中退休名师李桂兰
发布时间:2021-09-25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初级中学 作者:郑培丽 李兴勇浏览量:3402
李桂兰,原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初级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曾担任简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原简阳市三岔镇人民政府表彰的1993年、2000年、2014年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如果说教育是一种默然无声的润泽,那么学生是鲜花,她一定是春雨。一九八五年九月十日,不到二十岁的她迎来了自己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教师节。从此,肩负提携他人走向幸福的使命,用智慧和爱坚守教育这块心灵田园,她一步一个脚印走过90、00、10年代。2021年9月10日,李桂兰老师度过了难忘的第37个教师节;也是在这个秋收的9月,她功成身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奉献了半生的讲台。 你问她怎么评价自己,她总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纵使身为市人大代表,受过各级表彰,得到学生家长爱戴,她也表现得极为低调,在她的履历表上几乎看不到显赫的奖励。她总说:这是别人的认可,不值得一提,更不值得一写。 可是,领导聊起她,都由衷称赞她是一个有个性且执行力极强的人,交给她的事绝对放心;同事聊起她,都发自肺腑夸她是一个率性直爽的人,对同事的事能施以援手的从不袖手旁观;年轻教师谈起她,都齐声赞美她是一道光,让人想靠近的光。孩子们谈起她,大家更是心生仰慕,因为她是他们的灯塔。 初登讲台露锋芒 年轻时的她,一踏上教育的舞台,就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让旁人刮目相看。看到一群啥都没听过啥都没见过的农村娃,不顾旁人的质疑和反对,用一辆大卡车拉着只比她小几岁的学生去外面看世界,让一群农村娃娃见识了城市的繁华,第一届学生大多都考出了小地方,活成了当初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样子,不少农村娃如今已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 而立之年顶半边天 而立之年的她,待生如子。班上有孩子父亲早亡,家庭经济拮据,每天中午往返五公里左右回家吃饭,跑得汗流浃背也经常迟到。是她,自己掏钱让孩子在学校外面的食堂吃饭,一吃就是三年。孩子的衣服脏了破了,是她,一针一线,缝缝补补,或者买件新的,一管就是三年。从未想过有报答。如今这孩子有出息了,知恩图报孝她如母。 她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在她的抽屉里始终有一个百宝箱。里面针头线脑儿、毛巾、创口贴、卫生巾、指甲剪、酒精棉签、雨伞等东西一应俱全。学生的衣服破了,她给补;学生淋雨了,是她拿着毛巾挨个擦湿头发;学生受伤破皮了,是她帮着消毒包扎;女同学生理期没准备好,找她准没错;谁的指甲长了,放学下雨回不了家,也去找她吧。学生在李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学习也动力十足。班级在她的井井有条管理下风清气正。家人更是在她的感召下志愿加入服务行列,做李老师的坚强后盾。 不惑之年淡迫名利 四十不惑的她,无视名利,潜心教学。一心一意扑在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当不少人都在为职称、为论文、为名誉挖空心思苦心经营的时候,她轻描淡写地说:学校还有那么多比我年长还未评上职称的老教师,我不急,教好书,少误几个弟子比那些身外之物都强。 责任担当提携后生 五十而知天命的她,活得通透、豁达,更多了不少的责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新到学校的年轻老师,她总是不遗余力,把毕生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成长。她经常对年轻老师说:如果你是学生,你想遇见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如果你是家长,你最放心把孩子交到什么样的老师手里,你就努力去成为那样的老师。如今,她带的徒弟已经茁壮成长,能独当一面,成为学科的骨干力量。 李桂兰老师获得的荣誉证书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及。”李桂兰老师说,她喜欢墨兰。尽管墨兰的馨香不夺人,花朵小而不炫丽,但那份悠然雅致,独立超然的心境却是她所向往的。李老师坚守教育初心,爱我所爱,做我所求的教育本真值得所有教育后来者学习。 行文至此,脑海里忽现一首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谨以此诗致敬李桂兰老师教学的三十七个年头,愿今后,一花一竹皆是清逸,一菜一酒,皆是自在。三朋好友,皆是安然。(郑培丽 李兴勇)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