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八省市同时开考
发布时间:2021-01-24来源:云校生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3374
1月23日,湖北、湖南、河北、辽宁、广东、江苏、福建、重庆等八个省市都发布了2021“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意味着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先在八个省市做试点预演,随后推广到全国,从而实现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三次高考改革。 此次适应性考试,延时3天,第一天先是考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第二天就是物理/历史(75分钟)和外语(120分钟),第三天测试化学、物理、生物和政治(75分钟)。在这试演的8个省市里,所有报考的考生都得参加。 适应试题风格的变化 这次改革,试题的风格、试卷题型的分布结构和难度,考试的一些流程与往年都有一些变化。此次试演,可以帮助考生了解变化,从而复习时,能对高考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而且考生也可以把这次试演当成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根据自己的名次,清晰自己的定位,也能及时地对目标院校或复习计划作出调整。 熟悉赋分机制 跟往年不同,高考的计分方式有些变化。语数外还是以150分为主计入高考总分数,政地化生4门科目成绩出来后,要根据等级进行一次转换赋分。这个赋分机制根据考试成绩和人数划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A(占比总人数约为15%)、B(占比总人数约为35%)、C(占比总人数约为35%)、D(占比总人数约为13%)、E(占比总人数约为2%)。 根据30~40、41~55、56~70、71~85、86~100这五个分数区间等比例转换,从而得到考生的赋分后的成绩。虽然说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此机制能最大程度弥补因试题的难度不同而引起的不公平现象。试演结束后,各位考生可以根据新的分数计算政策演算一下自己的成绩。 熟悉填报志愿流程 试演考试结束后,教育局还会引领大家参加志愿填报,帮助大家熟悉流程,感受这次改革的变化。此次改革,志愿填报分为了2种模式,分别为“院校专业”模式和“专业(类)+院校”模式,两种模式只区别于填报专业志愿的数量和专业调剂志愿,学校+专业模式是有六个专业资源外设一个调剂志愿,而专业+学校模式是没有设调剂志愿的。此次志愿填报改革,能突出专业的重要性,调节各专业在录取人数上的均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责任编辑:王俊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