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初中年度优秀教师但小兵:爱岗敬业是典范 甘于奉献做人梯
发布时间:2020-12-25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三岔初中学校 作者:李林 通讯员 肖晓嵘 李书琼浏览量:461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都东部新区三岔初中学校的中学英语一级教师但小兵是最好的践行者。从参加工作至今, 她一直担任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是简阳市丹景乡中心校和三岔初中英语教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学生和年轻教师的人梯。她认真钻研教法,对工作精益求精,为三岔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无私奉献,努力开拓 但老师于1988年分配到丹景乡中心校任教,学校要求她担任英语教学工作。那时乡村学校几乎没有专业英语教师。但老师在简阳师范学校也没有系统学过英语,可她没有退缩,不懂就学,从零开始,难度可想而知。她边学边教,为了讲懂一个知识点,她四处虚心求教,甚至徒步几十里的山路外出听课。她讲奉献,比敬业,服从学校和领导的工作安排。在教三个班英语的基础上,学校又安排她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她父母体弱多病,需要她多加照顾,工作家庭两边忙,有时辅导学生忙到饭都顾不上吃。可她毫无怨言,对工作尽职尽责,勇挑重担。她凭一己之力将丹景中心校英语教学发展壮大,从无到有,教学成绩甚至超过了当时的镇初中。1995年,但老师因工作成绩卓著,调任三岔初中,虽然条件好些了,但压力更大了,要求也更高了,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但老师离开年幼的孩子和多病的母亲到内江教育学院脱产学习,学成之后回到三岔初中任教。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颗火热的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努力探寻教改之路。农村孩子英语起步晚,底子薄,但老师总是想尽办法,课间抽查,课后辅导,经常顾不上自己的孩子。爱人为此多有埋怨,但老师默默承受,却初心依旧,带了一个班又一个班,有时嗓子哑了,话也说不出来,她也坚持不下岗,吞点药片后又继续上课。她这种埋头苦干的精神影响了无数的年轻教师,三岔初中的英语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区前茅,她功不可没。 甘当人梯,培养新星 由于但老师艺高德馨,学校经常安排她带实习生和年轻教师。但老师经常和他们研究教材,手把手的传授教学方法,她毫不藏私,倾其所有,甘当人梯。许多年轻教师在她的帮助下,快速成长。有个叫巫雪梅的实习生经过她的耐心指导,直接被三岔初中聘用,还接任了初二班主任,但老师每日都与之联系,倾心帮教,巫老师在很短时间就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学风、班风迅速改观。 热爱学生,关心成长 但老师几十年从教,一直爱生如子,热爱学生,学生遇到困难,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她都能伸出援助之手。记得有一个李同学,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初一时他的父亲也身患尿毒症,全班师生捐款捐物,但老师更是对他关怀备至,李建科同学营养不良,她就每天早上给他煮一个鸡蛋,家里有一点好吃的都要悄悄的给他带来。有时李建科同学学习有些吃力,她就天天给他补课,这种情形直到李建科同学考到高中,有企业家捐助才停止。几十年来,她捐助的同学很多,买资料,送读物,无偿补课……2019年,但老师在学校班主任不够的时候,主动接任了初三一个较差的班,在50“高龄”之际成了这个班的“后妈”。刚刚接手的班级,学生习惯差,家长不配合,班上几乎没有学生能进入全校前50名,许多学生作业完成不了,体育锻炼走过场,但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她没有急躁,拿出最大的耐心管理班集体。她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每天早早来到教室,从打扫卫生开始,慢慢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坚持与科任老师联系,学生有一点点进步,她都及时鼓励,每天坚持分层谈心。每次月考之后坚持分层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她也会在微信群里发喜报告知家长,很快学生就有了进步,班风和学风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家长也愿意与她交流和配合了。可惜的是疫情来了,她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大片的学生不上网课,作业上交参差不齐,家长监管不力,学生打游戏成风,但老师痛心疾首,焦急万分,因为学生眼看就要中考了,学生基础本来就很差,如果不赶快纠正,后果不敢想象。她急得头发都白了,怎么办呢?她天天与缺课的学生视频,苦口婆心的劝告,为他们制定短期目标。当发现有学生缺课时,立即与家长通话,督促家长监管,当家长监管不力时,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家长解释强调监管学习的重要性,她坚持不发火,少训斥,多关心的原则,与家长连成一线,许多家长改掉了监管的惰性,愿意与全班老师共同协作,但老师坚持在其他老师上网课时检查和督促,缺课的学生越来越少,作业也越交越多。但老师乘胜追击,在网上与学生谈心,用优生带动学困生,帮他们结对互动,经常在晚上给学困生开单份,还单独成立了学困生群,开始时,加入的学生很少,她一个又一个地邀请,后来加入的同学越来越多,甚至一些优生都跑来了。她又成立一个升学群,就这样她一步一步地把学生鼓动起来,除了极个别无法监管的留守学生,班上所有学生在回校的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汪诗雨同学第一次考到了全校第五名,升学考试时十多个同学升入了重高,汪诗雨被电子科大录取,冯磊被中和中学录取。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该班也能踊跃参加,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家长都夸她这个“后妈”比亲妈还亲,许多毕业的学生只要有空就要回校看望但老师,感谢但老师的不放弃和耐心帮助。 今年她又接了一个初三班,再一次成了可敬的“后妈”,同事调侃她老当益壮,她一笑置之。虽然这个班基础比上一个班好一点了,但班上学生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上课睡觉等违纪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学生夜不归宿。其中有个学生,不但通宵达旦打游戏,还与家长干仗,父母根本不敢管他。有个女生母亲从她出生后就离开了她,生活习惯一团糟,每天衣服脏兮兮的,父亲忙于生计,根本无法管教她,也管不了她。长期缺爱的她养成了很多坏习惯,偷东西、撒谎、好吃懒做、长期不交作业、生活习惯糟到极致,但老师家访时发现,这个女生几个月不洗澡,床下面垃圾堆积如山,人整天臭烘烘的,偏偏还爱美,骗来的钱买手机、买化妆品,她性格既孤僻又敏感,经常夜不归宿。她父亲伤心之下,纯粹不管她了。但老师接到这样的孩子,也很伤神,这些问题孩子让她焦头烂额,每天与他们斗智斗勇。但她没有气馁,针对这些孩子的不同问题制定不同方案。首先从生活上多加关心,手把手教那个女生梳头发、洗衣服,给她买资料,做她爸爸的思想工作,多管齐下,让她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温暖,当她有反复时,及时批评和帮助,不放纵、不放弃,现在这个女生有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学困生变到语文能及格了,脸上也有了丝丝笑容。但老师经多方面了解,那个胡姓男生之所以变成这样,与父亲的粗暴教育有很大关系,不管他有多大进步,他爸爸都要挖苦讽刺,一旦犯错,绝对挨一顿暴打,久而久之,这个感受不到爱的孩子就破罐子破摔,根本不服管教了,打不过就跑,大一点他爸爸再打他,他就和父亲对打。但老师找到病因,多次私下家访,首先做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意识到自身的问题。然后她再一天天的找他谈心,关心他的学习,耐心细致地给他讲道理,鼓励他好好学习,孝敬长辈。还把他和父亲找到一起,让他们彼此谈心,平等地站在彼此的角度,敞开心扉接纳彼此,他父亲也向他保证再也不粗暴地对他,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关怀,嚎啕大哭,父子俩抱在一起泣不成声。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碎嘴的他在课堂上能管住自己的嘴了;上课想睡觉了,知道自己悄悄蹲下,不打搅其他同学了。但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当他的问题稍有抬头,但老师就马上掐掉,但在管理中她尊重问题孩子的人格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从不用刻薄、粗俗的语言打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现在的班风和学风和当她接手时已不可同日而语,孩子们和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但老师越干越有劲了。因为心中有爱,所以她勇者无惧。 都说教师清贫,但心中有足乐的东西,那就是对职业和学生的热爱。但老师辛勤耕耘,虽所获嘉奖不多,但她的赤诚与用心,给学生搭了一架通往成功的梯子,她也收到了来自学生最好的回报,她桃李芬芳,下自成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将一如既往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李林 通讯员 肖晓嵘 李书琼)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