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开展五年级主题式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11-2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 通讯员 朱琴浏览量:3687
为进一步聚焦核心素养,促进课堂转型,推进青羊区教科院“一主两翼”主题教研模式 。11月22日,五年级主题式教研活动在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开展。本次活动是青羊区小学语文(高段)“提升教师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能力”的专题研讨,主题是以“三读三定”为工具,实现课堂转型。青羊区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杨敏和张欣然老师代表附小五年级语文组围绕“以‘三读三定’为工具, 实现课堂转型”的主题进行了文本解读。她们以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危急时刻为例,深入剖析了“三读三定”,在深入的读教材、读文本、读学生的基础上,老师制定了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核心问题、学生活动。多角度、多维度地将教材以及单元文本进行透视,层次分明地解读,让文本更立体,对教师文本解读和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随后,附小刘乐老师带领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为大家展示了《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以实际的教学来体现主题研究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以体会人物的品质为核心问题,以学生的朗读、想象、汇报、续写为呈现方式,运用已掌握的多种学习方式,丰富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整节课老师带着学生们入情入境,感受着生死攸关的时刻。课堂上,刘老师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十分热烈,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想要说说自己的感受。课堂转型就是要像这样——“变老师讲”为“学生思考”,“变琐碎的讲”为“抓住核心问题来实施教学”,让生本课堂更活跃、更主动、更能闪现学生思维的火花。 接着,实验小学刘雯雯老师带领五年级三班的同学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课外阅读导读课。此课是曹文轩的《火印》的导读课,作为成都市课外阅读指导课一等奖的获得者,刘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课堂上老师紧扣小说的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推测、比较、反刍的阅读方法,不断关联相关片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实现导读目标。 最后,教研员黎红老师就本次活动的两堂课与参会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与会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交流与总结中,让老师们对如何实现课堂转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次活动是对附小的语文教学的又一次展示。为全面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有效课堂,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附小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多次集中教研,进行了深度的探讨和研究。在研讨交流中群策群力,在确定教学目标,挖掘教材知识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等诸多方面,给年轻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指导和帮助,加快了年轻老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以获得更好的提高。作为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语文学科主题式联组教研的基地校,附小将继续深化现代课堂的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让课堂更高质高效。(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
责任编辑:姚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