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根街小学非遗课程“四川盘子”走进香港课堂
发布时间:2018-11-19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浏览量:4541
11月12日至13日,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的6名师生代表,在青羊区“熊猫课程进香江”活动中走进香港学校,为当地中小学生带去了极具成都味道的非遗精品课程。同学们还走进了香港中小学生课堂,深度体验了原滋原味的“港式课程”。 东城根街小学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参与了青羊《熊猫课程》的研发及实施。东城根街小学在“真教育一核两翼”的理念指导下,立足于传承中传播,将“国际理解教育”和“传统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建立起一份文化自信和文化吸引,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世界公民奠基。 11月13日,学校汪慧老师在香港大埔区新界妇孺福利会梁省德公立学校为四年级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堂《四川盘子》课。它出自学校教师团队集体编创的青羊熊猫课程之"非遗文化"中的第二章第六节——“舞之乐之”。 汪老师将经典的非遗艺术“四川盘子”的表现形式和演奏技法带给了香江师生。一开课,她就用“要得”、"巴适”、“好耍”这几句地道的四川方言和香港新界妇孺福利会梁省德公立学校的孩子们拉近了情感的距离。整节课在四位“东娃娃小助教”的协助下,运用“1234”教学法,开启了体验非遗文化、成都味道的精彩旅程。体验1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盘子;学习2种四川盘子的演奏技巧“扣"、"颤";感受3句四川方言“巴适”、“要的”、“好耍";认识4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川剧变脸、皮影、清音和扬琴。孩子们对平常吃饭的“筷和碟”能演奏出美妙的乐音,还能跳起优美的舞蹈十分惊奇,一招一式学得惟妙惟肖。学会了表演技法,汪老师把精心准备的缠有中国结的红色竹筷和熊猫盘子也送给了孩子们,整节课堂师生们积极投入,课堂气氛优美而不失活泼。 四位可爱的东娃娃把四川清音和四川盘子与香港的小伙伴分享,大家敲起盘子唱起了有趣的广东童谣,课堂上乐声、欢笑声不断。 接下来,同学们还在香港大埔旧墟公立学校、大埔区新界妇孺福利会基督教銘恩小学进行了在机器人课程和视艺课堂的体验。同学们结识了同龄的香港小伙伴,共同交流、彼此分享、一起成长!(东城根街小学) |
责任编辑:曾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