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根街小学开展“云技术”项目活动

发布时间:2018-05-18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冯惠琳浏览量:2980

5月16日下午,中国教科院指导专家郑葳教授、青羊区教科院叶剑主任以及项目实验学校的部分老师莅临东城根街小学,参加并指导学校基于“‘云技术’学生思维外显策略研究”项目活动。

首先,由学校两位老师带来两节“基于云技术下”的学生思维外显策略研究课。第一节是李柯瑾老师带来一节题为“Our senses”的英语阅读课,来展示“基于云技术下,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本课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文本阅读教学课,文本内容较长,科学知识性强。在课堂中,李老师利用问题层层递进,和学生一起构建文本的思维导图。首先,李老师以问题“What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 引导学生整体泛读文本,抓出文本的重点;然后以“What are our senses? ”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再以“What can our senses do?”引导学生精读文本;最后以问题“What else can they do?”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第二节是由数学廖继巧老师带来的项目式学习,本课以“东东游成都”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自发走出家门,了解成都,尝试解决驱动性问题。在为期一个月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打破班级的界限,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漫游成都”可采取的方式,并设计实施方案。老师们打破学科的壁垒,整合语文、数学、科学等多个学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目标、明确项目任务、设计实施方案,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方式将孩子们带入了生活中的真实环境,采撷到地名之美。

以思维导图为依托,充分利用平板等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主题。四年级数学老师廖继巧紧扣主题,使用小组汇报、平板辅助两大法宝,由生生合作制定由“八宝大酒店——熊猫基地”的出行计划。最后,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出行计划,无论是路线、交通工具的选择,还是费用的预算等都计划得合情合理,获得了在场老师的点赞。

接下来,杨伟主任代表学校做了题为《基于“云技术”学生思维外显策略研究的实践探究》的主题汇报。在汇报中,杨主任从:一、明确研究方向,重构研究方案;二、策略探究活动;三、总结提炼成果;四、未来工作的展望等四个大的方面对学校近一年多,在这一项目研究中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然后赖校长对学校的工作做了补充,赖校长说:“我们的学校的学科工具到学科知识的对应更多的要依赖于我们的一线老师的脑洞、视野、格局,所以我们针对老师做了很多的培训,包括项目式学习、学科融合、新教师培训、种子教师培训等。”

最后郑葳教授对今天的活动做了评价。郑教授说:“无论是从今天的两节课,还是从学习的整体研究,都是从一个小点出发,扎根很深,整个项目系统的变革落实在老师身上。科学老师的探索,老师的构建,做得具体、落实,项目稳步推进。”同时郑教授也提出,希望不光自己认真做研究,也将研究成果有更多的展示,给同行能用更多的借鉴。之后,叶剑主任也对学校研究项目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和期待,同时也给该项目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强调思维外显的目的、载体、手段和效果,老师们受益匪浅。相信在专家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定能将研究做得更系统、更深入,真正让工具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赖波 通讯员 冯惠琳)

 

责任编辑:彭鲁湘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