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班学员走进实小明道分校感受语文世界的绚烂多彩

发布时间:2018-03-22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 通讯员 王瑜 宋幺)浏览量:1886

3月13日至20日,甘孜阿坝小学语文国培班、成都师范学院卓越班全体学员在国培首席专家姚翠薇、执行专家谢丽莎的带领下,分两场对学员们进行了专题培训。

作为国培特邀专家,3月13日,周学静校长专程来到成都师范学院,为小语国培班及成师卓越班的全体学员带来题为“在语文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的专题讲座。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我选择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已知’,说说‘我读懂了……’在新课结束时,我则选择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评价能力,说说‘我喜欢……’唤起诗意的憧憬。”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在轻松自在的故事氛围中学到的知识、方法与理念,也就更加牢固而深刻。在讲座中,周校长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她借助一个个亲历的故事和典型的实例,为学员们串接起语文教学的“魂”,并特别就新版教材的新实践为大家深入解读了诗意课堂的内涵与推进,以此“呈现诗意的文本,品味诗意的言说,感悟诗意的生活,延伸诗意的感动。”期望大家在语文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聆听了周校长的讲座,学员们体验了一场不一样的教育之旅,这是一场教育人专业与心灵的对话,也是一场文学爱好者情怀与气度的拓展;对国培班的老师和卓越班的学生来说,激发了他们对周校长所在学校的强烈好奇,希望能在明道实地参观学习,听一听老师们如何在课堂进行进一步的实践。

于是,3月20日,学员们启程来到明道进行跟岗培训,在黄智兰主任的主持下,和低中高段的孩子和老师们进行了一场难忘的古诗词对话。

在二年级靳晓珍老师《古诗里的颜色》一课中,靳老师首先通过冬天、春天的图片来让同学们感受画中的美。接着由浅入深引入一系列古诗,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层层递进、逐层深入,让孩子们逐步感知诗中“颜色的妙处”,并试着能迁移运用。整堂课以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学习了一组古诗,设计活泼又创新。

六年级吴涛老师的《古诗二首》中,抓住送别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将孩子们一点点带入诗情,非常感人。吴老师首先通过学生对诗题的提问,理解诗题中的人名、字义、断句和与诗人的情感。接着调换《别董大》与《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顺序,通过让学生对诗中时间、地点、事件以及景色的分析,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的诵读感受诗人不舍、珍惜的情感;再通过变换“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标点符号,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宽慰,从不舍、珍惜到鼓励、宽慰,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鼓励即将升学的孩子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三堂课是四年级杨晓棠老师的《游园不值》。杨老师在这堂课上分享了读诗的三重境界:通过读“清爽”让孩子们读准读通诗句,解决难字难词;通过读出“味道”,让孩子们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以及诗人情感的变化;通过给诗配画表达自己对“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理解;最后读出“神韵”,以读达情,感受生命中的美好。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长马安容老师的团队建设讲座《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主线分明、感人至深。从四个大点入手:分享、关怀、合作、共赢,马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四年级语文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所做的努力以及老师们之间对彼此的关怀、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分享快乐、在教学中分享经验,团队的温暖与活力实实在在感染着听众。

下午专场,在林华副校长的讲座《语文教学之“断舍离”》中,林校长首先以自身为例进行了真实的分享。她讲自己经历中值得骄傲的部分,也讲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值得反思的部分,进而从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反思教师的教学真问题,并进一步追问“到底什么是小学生具体的素养?”接着以《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为案例,设计互动对话,引导大家寻找一篇材料的一个切入点。

无论是教学课堂还是专题讲座,带给学员的都是满满的收获与感动:

明道明道道到明,学生学生生声学。

诗词教学创新意,国学经典成常态。

若问此学有所获,明目醒脑益身心。

—— 九龙县杨梅

明道分校的古诗教学让同学们触摸到了语文的温度。行走在诗意的课堂,掬一捧古韵清泉,浸润灵魂,滋润生命,雨润学生。

——泸定县童晓敏

新锐学校名不虚,人杰地灵孕英才,今日幸睹师风采,博古通今论诗文,两州学子开眼界,要问有何感想言,千言万语汇一句:若是师者都如此,天下教育皆有道!

——九龙县张英

一群出口成章的莘莘学子,一支博学多闻的教师队伍,一个锐意进取的领导团队,打造了一所气韵非凡的明道学校。走进校园,临近心脉,那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是笔墨纸砚散发着的一股恬淡的诗意气息、书香韵味。

——理塘县次仁拉姆

优美的校园,彰显诗歌魅力的校园文化,优雅的老师,朝气蓬勃的孩子……这是一所充满诗意的学校。大气内涵、书香洋溢的《在语文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色彩缤纷、时尚活泼的《古诗中的颜色》;情真意切、饱含期望的《古诗二首》;清新自然、功底不俗的《游园不值》;快乐分享、团结合作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善于梳理、提高素养的《语文教学之断舍离》……不管是课堂还是讲座,都让在场所有人目睹了孩子、老师的风采,启发了大家的思维,引发了大家的思考。相信在这里成长的孩子定会“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润物无声”的明道学校点赞!

——若尔盖县田莹芳

两场培训,学员们收获满满,也为明道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成长机会。语文教学的诗意与视野,明道一直在努力!(赖波 通讯员 王瑜 宋幺)

责任编辑:彭鲁湘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