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特校参加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17-12-14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贾元东浏览量:1085
12月7日—9日,四川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学术年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全国知名特教专家及四川特教学校校长、教师两百余人参加。 在专家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邓猛教授的《融合教育关键概念》、四川省教科院黄汝倩研究员的《融合教育背景下资源中心建设的美国经验—以Perkins为例》、北京联合大学刘全礼教授的《 “办好特殊教育”视野下特殊教育学校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曾凡林教授的《促进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融合文化与教学策略》、西南大学李欢副教授《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高等融合教育写对比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彭燕教授《多主体协同合作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设与运行的实践研究分享》、乐山师范学院汪红烨院长的《特殊教育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及章勇副院长的《区域推进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工作的思考》等研究成果。观点新锐,视野开阔,导航引路,发人深思。 在研究成果交流环节,成华特教学校校长刘小龙做了题为《“激扬生命·拥抱阳光”——基于高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转衔教育的实践模式》交流发言。交流从成果来源(现实问题和国家战略响应)、成果解决的问题(培智义教后续发展、转衔实践策路径)、成果主要内容(认识成果“转衔界定、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操作成果“转衔思路和主要做法”)、成果推广范围及改革效益(本校高中段拓展川渝特校,学生、家长、教师、社会)、成果特点及创新点(人文性、首创性、地域性、操作性,推行ITSP、开发工具量表及转衔模型 )。 历时四年多转衔教育研究、实践及其成果,引起了与会专家同行高度赞誉,认为成华特校课题研究直面培智课改难点热点问题的硬骨头,科学构建课程和支持系统,形成有效转衔教育实践模式,另辟蹊径地探索一条智障学生由学校生活向成人社会生活过渡衔接的康复发展之路,具有相当参考借鉴价值。
据悉,该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得6个全国省市一等奖,获得2017年成都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2017四川省政府第六届普通教学成果二等奖(公示),课题研究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助推23名毕业生实现社区安置、就业安置、教育安置和其他安置,促进了学生融入社会,解放了家长,带来了希望。
此次学术交流中,专家与专家、专家与一线教师,深入地探讨了当前特殊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彩纷呈,成果累累。而立足区域实际转衔教育实践的学术交流探讨,增强了学校专业发展自信,提升了区域特殊教育的影响力,为区域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贾元东) |
责任编辑:刘翰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