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科·英语整合教学研讨会”在三原附小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17-09-25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赖波浏览量:6283
秋光绚丽,金风送爽;千里逢迎,高朋满堂。9月19日至20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学科•英语整合学习研究总课题组主办,三原附小承办的“全国学科•英语整合教学研讨会”在三原附小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英语教研员、英语教师、省内外专家等4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开启了智慧的交流与碰撞。 本次会议围绕英语与科学两门学科的整合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包括4场专题讲座、3场现场课例展示研讨和1场主题沙龙,会议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科学出版工作室刘晓楠主任主持。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科学出版工作室刘晓楠主任主持。 三原附小罗建伟校长致欢迎辞。 主题讲座 在场教师受益良多 国际教育专家、英国爱丁堡大学教师、Light Up Science 课程主编Bob Kibble 作关于学科•英语整合课程的教学、教法主旨报告。Bob Kibble 进行学科•英语整合课程的教学、教法主旨报告,Bob以幽默的语言,灵活多变而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他在现场妙语频出:“做一个MISS smile,学会微笑,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学会倾听 ,科学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做一个包容的老师,允许孩子可以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之间自由切换;做一个大度的老师,问孩子问题可以英文一遍,中文一遍。”,“让孩子们一起探索,多关注学习本身,少考虑外界的条件约束。”,还有“一个安静的课堂、只有老师说话的课堂、学生规规矩矩听讲的课堂不是一个优秀的课堂,老师应当善于放手,激发孩子自身学习的热情,而不是通过控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先生作关于“小学英语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龚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以大量丰富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如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有明确的、细化的、可操作的目标;课程是培养孩子素养的途径,一门课程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相关素养的形成,课程本身只是载体,当孩子把学习的知识都忘记了,留下来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才是真正从教育中获得的能力;应当多从课程当中挖掘隐含的可以教育的元素,比如培养孩子自信、决策能力、推断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品格等;反复的行为可以形成习惯,长期的习惯可以形成品格。这些观点让现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英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资深培训师Amanda Zhang作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之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CLIL教学法)专题讲座,Amanda Zhang以地道的英语表达,深入浅出的分析,帮助老师们理清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CLIL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学科英语整合教育中应当注重四个C:culture、cognition、content、communication 。不仅应当关注孩子完成实验的情况,还应适当关注孩子自主设计实验、自己证明猜测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应当注意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比如当一个孩子发言的时候,其他孩子可以做记录;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将任务进行分层布置,对于能力较强的小组,给予其难度系数较高的任务,能力较低的给予难度系数较低的任务,以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提升和锻炼。 亚太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学科•英语整合学习研究课题”顾问侯玉林先生作“学校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侯老师回顾了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对双语教学课题的实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他还分析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比中外教育现状、强调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并指出双语教育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他说:“双语教学最早在深圳兴起,从开始到现在探索过很多学科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一定要用全英语进行教学,但是一定要强调关键词汇的学习。比如数学课程的几何部分,就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英语词汇,以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积累,在后续的深造学习中能够轻松应对”。他表示:双语科学教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实验设计、实验目标的达成度,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语言能力。 全国教师研讨课 名师现场点评 成都市沙湾路小学魏梦思老师展示研讨课《water》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李文霞老师展示研讨课《healthy meal》 三原附小陈绩老师展示研讨课《light》 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现场专家们在赞赏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孩子们在实验探究中获得了科学知识,习得了科学方法,掌握了英语语言。 学科•英语整合课程课题研究 经验分享与成果交流 外研社《Light Up Science(双语科学)》资深主编丛岚介绍双语科学研究配套教材《Light Up Science》。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学科·英语整合学习研究课题”负责人章思英女士介绍课题情况。 教育部“学科·英语整合学习研究课题”负责人章思英女士为成都市教科所小学英语教研员樊波老师颁发成都地区子课题开题聘书。 三原附小陈虹来主任分享双语课程在三原附小的开设与实施、研究情况。 成都市教科所小学英语教研员樊波老师分享成都市开展小学双语科学研究的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李文霞老师分享双语科学研究课题在本校开展情况。 沙龙——Bob Kibble和Amanda Zhang主持学科•英语整合课程教师工作坊 成功之都,汇聚外语诸贤。去年10月,“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第8届年会”在三原附小召开,学校荣幸地迎来了全国各地30余所外国语小学的100余名校长、专家、老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外国语小学对学生说的能力培养实践”,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时隔一年,此次“全国学科•英语整合教学”研讨会议在三原附小的召开,让三原小学再次熠熠生辉。全国各地的英语专家、老师们聚集在此碰撞思想、交流见解,共商学科英语整合教学,这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又一个机遇。智慧的结晶,如星火燎原,带来百花齐放,相信通过此次会议,老师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将更有效,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情境将会更生动,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又将有更大的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丹桂花开,香飘四方;真知灼见,闪耀三原。(赖波) |
责任编辑:刘翰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