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智研多元文明,共育全球视野

发布时间:2025-11-28来源: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 作者:江蕾 通讯员 刘丹浏览量:2173

2025年10月-11月,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聚焦国际理解教育课堂中“学生文化理解浮于表层、知识衔接生硬、自主探究能力薄弱、评价体系缺失”等核心痛点,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依托高新区智慧研修平台,按照区域“教研培”一体化智慧研修常态模式的“五环节”精心设计与实施研修活动,开展了技术赋能、场域拓展、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国际理解“多元文化”专题课例研修活动。活动贯穿主题学习、工具开发、课例打磨(1.0实践诊断、2.0AI教室优化)、成果整合、成果推广等,高新区国际理解教育教研员周旋律、中心组成员及芳草小学副校长陈婷婷带领的国际理解种子教师团队全程深度参与。借助智慧研修平台的数据可视化、过程可追溯、成果可迭代等优势,最终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及国际理解课堂评价工具,实现了国际理解课堂教学问题可视化、改进过程精准化、成果转化持续化的突破。

20251127_225005_222.jpg

实施・改进

本次研修以国际理解课堂问题解决为核心,全程嵌入智慧研修方法。首先,芳草小学王奕升老师开展《一杯水的奇妙旅行——中泰饮水文化大不同》1.0版本课堂实践,芳草小学全体国际理解种子教师依托智慧研修平台开展线上评课,精准定位课堂核心问题:学生文化理解仅停表层、历史与季节环节衔接生硬、自主提取信息能力弱、评价体系缺失。

20251127_225005_223.jpg

种子教师借助智慧研修“诊断-研讨-优化”的闭环方法,团队针对性施策:补充中泰温度服饰对比素材深化文化关联,设计过渡环节优化知识衔接,强化课堂生成性减少固定预设,依托课前问卷与课后任务构建完整评价体系,形成2.0优化版本。优化后课堂实效显著,学生能深度关联文化差异与深层原因,环节逻辑连贯,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评”闭环形成,课程完整性与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20251127_225005_225.jpg

成果推广

2025年11月18日,此次国际理解课堂研修成果及关键改进环节在区域学术交流活动中正式展示,评课组由高新区国际理解教研员、中心组成员及芳草小学国际理解种子教师30余人组成。

20251127_225005_227.jpg

在2.0版本课堂诊断环节,评课组依托智能研修平台生成的教学数据矩阵及AI设备监测数据,从多元文化融入度、学生参与度、知识衔接适配性、环节过渡流畅度、核心素养落地情况五个维度,对国际理解课堂进行即时诊断与精准分析,持续优化教学设计。周旋律高度肯定此次实践,认为活动依托智慧研修方法,让国际理解教育从“理念倡导”扎实落地为“可操作、可复制的课堂实践”,既展现了优质课例,更为区域国际理解课程打磨提供了清晰路径。周旋律指出,芳草小学种子教师团队的专业优势与学生的高参与度、强探究力,为国际理解教育与各学科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研修不仅沉淀了系列优质课例、课堂评价工具等成果,更确立了智慧研修赋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路径。借助平台实现教学问题可视化、改进过程精准化、成果转化持续化。未来,成都高新区将继续依托央馆智能研修平台的技术赋能与数据分析优势,精准破解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痛点,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以全新研修范式推动区校国际理解教育品质提升与智能升级,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支撑,全面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江蕾 通讯员 刘丹)

责任编辑:温雨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