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特校教师深耕课堂守初心,示范展示促成长

发布时间:2025-11-28来源:崇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黄小林浏览量:1979

为进一步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课堂模式,近日,崇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以“生活为核心,素养为导向”为主题的跨教研组课例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及职业高中四大教研组的团队力量,共同呈现了四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展示课,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培智教育领域的深耕与实践。

生活语文:《人》——从笔画到生命的启蒙

生活语文组卢越翎老师以《人》为题,带来了一堂充满智慧的启蒙课。教师从最简单的汉字“人”的笔画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认一认”“看一看”到“站一站”“摆一摆”“找一找”,理解“人”的基本含义,将语言学习与自我认知意识融为一体。这堂课,不仅仅是识字,更是一次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认同的启蒙,为学生们播下了社会性发展的种子。

生活数学:《认识三角形》——勾勒生活中的形状世界

生活数学组杨茜老师则从抽象的图形世界出发,带来了《认识三角形》一课。教师巧妙地将课堂变成了一个“三角形探险乐园”。学生们通过触摸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寻找教室里的三角形物品,亲身感知三角形的边和角。这堂课成功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可应用的生活常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与探索欲,真正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生活适应:《认识常见的衣物》——培养独立生活的基石

生活适应组倪茂萍老师的《认识常见的衣物》一课,紧紧围绕学生日常起居的核心需求展开。课堂变成了一个生动的“衣物小超市”,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儿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们指认、分辨上衣、裤子。在“衣物大搜寻”“魔法分类赛”“娃娃时装秀”的游戏中,学生们练习将杂乱的衣物分类,巩固所学知识。这堂课目标明确,实操性强,在充满趣味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迈向更为独立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高中:《蒸鸡蛋》——开启职业梦想的第一课

职业高中教研组王华君老师展示的《蒸鸡蛋》一课,将视角投向学生的未来,展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价值感。在厨房工作间里,学生们系上围裙,从打蛋、搅蛋、加水到调味,在教师的逐步引导和辅助下,亲自动手完成了一道美味营养的“蒸鸡蛋”。课程不仅教授了简单的烹饪技能,更融入了工具认知、操作流程、安全卫生和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当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时,脸上洋溢出无比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这堂课,是技能的学习,更是自信的建立,为学生们未来融入社会、实现职业转衔开辟了崭新的路径。

此次课例展示活动,是对学校培智教育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四节课例,虽学科不同、学段各异,但都紧密围绕“生活”这一核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最终导向,体现了基础性课程与职业转衔课程的完美衔接。

活动结束后,与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未来的教学应继续坚持“学生为中心,生活为底色”的原则,加强各教研组间的横向联系,共同构建更科学、更系统的培智课程体系。坚信通过每一次用心的教学探索,都能为特殊学生点亮一束星光,赋能他们更好地成长,最终融入社会,拥有出彩的人生。(黄小林)

责任编辑:张馨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