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堆”进课堂,成都市行知小学学子巧手补就“残缺美”
发布时间:2025-11-21来源:成都市行知小学 作者:魏雅莉 通讯员 邵晓莉浏览量:2284
在千年文化的脉络中,每一门非遗技艺都是一部活态的历史,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近日,一场以“锦灰堆”为主题的非遗体验活动,悄然走进成都市行知小学的课堂,在孩子们灵巧的指间,唤醒了一段尘封而绚烂的文化记忆。 2025年11月19日,成都市行知小学与金牛区文化馆联合策划,特邀非遗“锦灰堆”传承人刘老师亲临指导,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实践课。“锦灰堆”,又名“八破图”,起源于明代,以残片断简、旧书残页、金石拓片等为元素,通过巧妙拼贴与绘制,营造出一种“残缺之美”,被誉为“画中古董”。
活动伊始,刘老师展示了多幅精美的“锦灰堆”作品,并娓娓道来“锦灰堆”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点,从选材、构图到用墨、设色,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进这门古老而深邃的技艺。在动手环节中,孩子们纷纷化身“小小修补师”,用彩纸、墨笔、胶水等工具,尝试拼贴出自己的“锦灰堆”画面。尽管手法尚显生涩,但每一片残纸的粘贴、每一笔淡墨的渲染,都是对传统美学的初次叩问与真诚回应。
此次“锦灰堆”非遗体验活动,不仅是一次美术课程的延伸,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启蒙。孩子们在亲手拼贴、绘制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观察力与创造力,更体会到中华传统艺术中“物尽其用、残而不废”的生活智慧与审美境界。
学校相信,这样的体验如同一颗文化的种子,悄悄埋进童心的土壤。未来,它将在岁月的浇灌下悄然生长,让非遗不再遥远,让传统焕发新生,让中华美学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孩童手中,绵延不绝,熠熠生辉。(魏雅莉 通讯员 邵晓莉) |
| 责任编辑:王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