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赋能走向赋魂,东城根街小学教师共研AI教学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19来源: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陈畅浏览量:2941

2025年11月17日,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学术召开了一场以“AI在日常教学及学科教研中的轻量化使用”为主题的深度研讨会。会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浅层的工具“赋能”,深化为融合教育理念、激活课堂内在生命力的“赋魂”,探索高效、务实、人性化的智慧教育新路径。

学习交流——借他山之石,悟应用之道

语文课程部长刘欣仪与数学课程部长王霄分享了前往西安学习的成果。老师们以“借他山之石,悟应用之道”为主线,从借鉴走向思考、从思考走向落地。

王霄以“看见”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名校+”共同体的育人理念与实践路径,依次分享了“看见AI教研员”“看见AI智慧作业”“看见三师课堂”“看见空间课程”四大探索方向,并紧密结合东城根街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提出借助AI轻量化完成日常工作、迭代学科教研、构建智慧教育生态的思考。

7.jpg

刘欣仪则从校园文化与课程建设、教学创新与素养落地、技术赋能与教研升级、思维培养与实践路径四个维度出发,通过对标外部经验,辨析校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为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优化重构提供了系统性的思考框架与建设范式。

8.jpg

数据把脉——依问卷之据,明困境之所

信息科技中心主任何兰基于前期面向全校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以详实的图表,直观揭示了教师在AI应用中的共性困难,将会议从“理想蓝图”拉回“现实土壤”。

9.jpg

研讨汇报——集三方之智,探前行之策

教学主任、课程部长与把关教师分组研讨,聚焦问卷反映的问题,头脑风暴。教学主任袁嘉婧聚焦“不知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分享三位教学主任对此研讨出的策略——建立保障“析建研改”校区落地机制。该机制通过五步闭环管理,保障AI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嵌入与持续优化。

18.jpg

针对各学科AI应用条件不一的现状,英语课程部长李柯瑾与劳动课程部长符琬熙分别分享了差异化推进路径。李柯瑾主张“重点突破”,致力于从数据中解读关键信息以驱动教学改进;符琬熙则强调“自主破局”,灵活运用通用平台完成教学的设计与评估。二者从不同路径共同实现了“析建研改”中的“改”,充分体现了因境施策、务实求真的实践智慧。

19.jpg

20.jpg

语文把关教师施丹也聚焦“不知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出“痛点收集、精准匹配—试点先行、成果示范—整理锦囊、全员推广—反馈优化、循环升级”闭环流程,确保了AI应用能流程化、可复制地在校区内落地生根。

23.jpg

形成决议——聚共识之力,绘未来之图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学分管副校长张英带领全体与会成员,系统整合各方策略,并规划了“双线并行”的落地路径:一条线由课程部长主导,优化整组备课流程;另一条线由教学主管带领把关教师,在校区大教研中进行实践验证与改进,打通从策略到教学的“最后一公里”。

25.jpg

东城根街小学党总支书记、东小教育集团总校长赖晗梅高度赞赏了各团队展现出的结构化思维与流程化思考能力。赖晗梅指出,从扎实的研讨中看到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聚焦教学真问题的立体贯通感。

27.jpg

赖晗梅带领大家梳理不同角色的责任,为未来行动绘制清晰的“路线图”。希望未来各课程部要积极寻找多样化的工具,从“借助工具”的实践,走向“立德树人”的归宿,守护教育的温度与智慧。(赖波 通讯员 陈畅)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