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和小学:循证研修赋能数学课堂,智慧引领培育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25-11-02来源:成都高新区康和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杨凡浏览量:2169
为推进智慧研修,深化课堂循证实践,10月29日下午,高新区数学学科教研培一体化智慧研修现场展示暨林方全-曾亮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成都高新区康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智慧研修赋能数学教学改进”为核心,通过探索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为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型提供实践范式。 以问题为起点,锚定研修方向 会前,数学组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习情况反馈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发现学生在几何直观意识缺失、图表应用能力薄弱、“数形结合”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针对以上情况,教研组就教师在几何直观概念内涵的理解不深、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教师自身策略储备不足等方面进行了前测。
学校致辞 分享实践成果,解析智慧研修模式 活动伊始,学校专职副书记张桃围绕学校两年多来的校本探索——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发现课堂”作专题分享。她指出,学校以高新区智慧研修平台为支撑、“发现课堂”为抓手,推动学科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为深化课堂改革筑牢根基。截至目前,研修平台已累计上传课例853个、教学资源1046个,组织教研活动536次,不仅为诊断教学问题、动态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更让“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有了扎实的实践依托。
主题交流 智慧研修模式赋能教学改进 教研组任婉奕老师就学校做法进行了专题分享。学校以基础性循证智慧研修模式为指导,聚焦于学生在核心素养表现上的行为分解、学习目标的设置与课堂达成度,通过开展“课堂循证三诊断”,将“学为中心”的理念付诸实践。
研究活动内容通过线上自主选学,线下研讨交流;课标解读、案例学习、文献研究、任务反馈;研发量表,课例诊断协同分工与多维证据支撑三大板块实施。 从课例研讨1.0到课例2.0再到3.0,教研组严格遵循“摆证据—说结论—析原因—提建议”四步评课法,推动课堂观察从经验判断向循证研判转变。
本次研修模式实现了五大转变:核心素养从模糊理念拆解为可测目标;教学诊断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循证;流程设计从碎片化升级为系统闭环;场景支持从通用化走向精准覆盖;技术角色从辅助工具跃升为核心支撑,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课例呈现 聚焦核心素养,创新教学实践 课例展示环节,文芳老师执教的课例《身高的增长》深度契合“教研培一体化”智慧研修的核心目标。课堂中,教师借助对学生身高数据的动态追踪与多元分析,充分体现了智慧研修“循证教学”的理念,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例诊断 多元诊断助力,提升教学反思 成都高新区林方全-曾亮名师工作室张蓉老师以“立足‘几何直观’,助力数学思维成长”为主题,分享了深度观课心得。张蓉指出,课例中“让学生亲手绘制示意图分析问题”的设计,让几何直观从 “教师的教学工具”转变为“学生的思维工具”,这种教学实践为一线教师如何将“几何直观”融入常态课堂、如何通过具象载体撬动抽象思维,提供了可复制、可迁移的宝贵经验,也为后续围绕数学思维培养的研修方向提供了清晰指引。
康和小学肖晗老师以“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学位中心课堂诊断量规设计”为主题,分享了该量规模表的三代迭代历程。
数学教研组对课例开展了深入诊断与分析。本次诊断采用人工智能(AI)诊断,监测分析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表现与作业质量;量表预设学科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切片诊断聚焦数学课堂关键环节,开展深度剖析。为学科学习目标设定、素养培育措施的优化及教学结果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专家指导 专业引领促发展,智慧碰撞启新思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宁锐教授结合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综合点评。他对“个人初诊+同伴复诊+专家会诊”的多元诊断模式给予高度认可。该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研“重评价、轻改进”的局限,还通过“数据支撑诊断、诊断推动改进”,真正实现了“以研促教”。同时,他建议学校进一步细化数学学科不同学段的诊断指标,让教研培一体化模式更具学科针对性与实践操作性,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更持久的动能。
成果总结与展望 技术驱动变革,研修激活潜能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林方全指出,学校对教研培一体化工作始终抱有高标准高追求,此次活动是深化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希望全体教师以本次研修为契机,总结提炼成果,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流程设计、深化学科融合、强化成果落地,让智慧研修真正成为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引擎。
最后,全程参与指导的高新区教研员韩欣作总结分享。她表示,全程陪伴本次教学评一体化智能研修,见证康和小学从课例打磨、多元诊断到深度研讨的全环节,感受老师们在循证教学与智能工具应用中的思考成长,既荣幸又收获满满。未来,希望教师们在技术赋能与同伴共研中提升专业能力,让教研培一体化研究持续绽放,为学生素养培育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黄小林 通讯员 杨凡) |
| 责任编辑:祝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