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引,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校把课表变成“课程魔方”

发布时间:2025-09-16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属学校 作者:江蕾 通讯员 陈怡廷 邹雨柔 王秀浏览量:2079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附属学校开展了一场开放多元的课程嘉年华活动。这不仅是一次课程展示,更是一次学校共享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课程,是看见学生的地方

依托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的跨界资源与平台优势,学校系统构建“基础稳固、延展灵活、融合共享、特需发展”的“共享+”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呼应“从兴趣到志趣,从志趣至生涯”的成长逻辑,更承载“重内观、愿利他、有奉献”的育人目标。

20250915_233205_205.jpg

基础稳固:强化学科大概念与关键能力,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地基;

延展灵活:通过丰富选修课程实现“学科+”延伸,让知识走出教材、回归生活;

融合共享:跨学科项目打造“研-创-玩”一体场景,促发深度学习与社会情感学习并进;

特需发展:搭建专业平台支持发展,助力学生发掘潜能、精进所长。

好玩又有料的课程,是兴趣开始的地方

无人机编程启航科技梦想,川江号子回响文化脉络,仿生机械与草木染工艺并肩,辩论赛与财经素养相映成趣——操场化作无边界教室,课程成为链接世界的窗口。

20250915_233205_220.jpg

孩子们穿梭其间,眼神明亮、动作专注、彼此协作。他们不只是“上课”,而是在真实地“做选择”。正如一位共享教师所言:“课程,是看见学生的地方。我们呈现多元内容,不是为了展示,而是让教育回归真实——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兴趣,成全每一份热情。”

20250915_233205_224.jpg

选择,是一种成长仪式

在这场课程嘉年华中,学生不仅是体验者,更是参与者、决策者、共创者。他们选课走班、主动探索,从“觉得有趣”逐渐走向“深入钻研”,进而联系自我潜能与社会需要。

20250915_233205_228.jpg

这正是学校所倡导的成长路径:启智、养趣、立志、筑梦。教育不急于定义,而应提供可能;不追求同一,而愿照亮独特。学校希望以课程为媒,引导孩子不仅“成为自己”,更能“奉献于众”。

20250915_233205_229.jpg

以共享,致未来

共享中心附属学校将持续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打破课堂边界,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创新与资源共享,让每一个孩子在这里——葆有持续的学习兴趣,点燃不灭的成长热情,走向既属于自己、也属于世界的广阔人生。(江蕾 通讯员 陈怡廷 邹雨柔 王秀)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