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协作,九江新城小学让品格教育扎根家庭土壤

发布时间:2025-07-11来源:成都市双流区九江新城小学 作者:翁玉华 通讯员 杨卓娅浏览量:2580

为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家校协作,成都市双流区九江新城小学于6月27日、30日分年级开展家长培训,特邀教育部“国培”专家、品格教育创始人杨霖主讲。一、二年级家长积极参与“品格培育赋能家庭教育价值”主题学习,增长科学育儿知识,共享智慧共育未来。

640.jpg

专家引领:品格教育的时代意义

在AI迅猛发展的今天,杨霖老师以“与AI共舞的时代,人的价值何在”破题,指出教育正转向情感培养与品格塑造。作为大陆中小学品格教育第一人,她强调:“品格是人的精神基石,涵盖道德、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习惯是品格的外在实践。”并再次强调,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品格培养不仅是行为约束,更是内在道德观念的塑造,家长需成为孩子的“品格榜样”。

640 (1).jpg

六大路径:家庭品格养育实操指南

杨霖老师结合30年研究经验,现场分享“家庭儿童品格养成六大路径”及具体方法:1.品格行为导向:以“专注五要”“井然有序五要”等细节培养核心素养,演示用“家庭任务单”培养整理习惯。2.亲子文本阅读:推荐《我的兔子朋友》等绘本,建议每天15分钟“品格共读时光”,借故事引导孩子理解诚实、勇敢等品质。3.定规则立界线:列举“哭没有用,有话好好说”等现代家规范例;建议小学低/高年级每日屏幕时间15/30分钟,共制“电子设备使用契约”。4.营造家庭文化:以“烧菜咸了”的智慧对话为例讲情绪价值,建议通过“感恩信箱”等活动建相亲相爱的家风。5.强化家校协同:明确“进门问好、亲子互动、书包归位”回家三件事,用特定问题引导孩子反思感恩。6.父母修行:强调“家庭教育是父母自我修行”,建议管理情绪、放下手机陪读、用耶鲁大学“20项潜能自查表”发现孩子天赋。

640 (2).jpg

二年级家长课堂上,杨霖老师指出,父母的任务是帮孩子生发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教育中要给孩子立界线并坚守,虽不易但用对方法便有效。

她强调,小学六年不仅是学知识,更是习惯养成、品格扎根的黄金期。针对孩子学习、人际、习惯等挑战,她支招:家校是“成长合伙人”,信任加沟通才有共育底气;找到“爱”的回路,向孩子传递老师的闪光点,让课堂更有温度;用“同理心”读懂孩子,共情情绪并帮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

二年级是习惯定型的关键期,别只催“快成长”,要陪孩子“慢慢”打牢基础——从认真听讲、整理书包到主动担当、懂得共情,优秀是习惯,更是家校同频的滋养。最后针对“孩子拖延”“抗挫折能力”问题,她建议借鉴“芬兰国际失败日”,让孩子体验“宠物死亡”“考试失利”等20个必经挫折,培养坚毅品格。

640 (3).jpg

“品格教育不是一场讲座,而是贯穿12年基础教育的生命工程。”当学校《品格发展指南》与家庭《养育实操手册》同频,教师“品格示范”与家长“修行清单”相映,才能为孩子筑起终身受用的品格长城。本次活动为迷茫的家长指明了科学育儿方向。九江新城小学将持续推进家长课堂,借助家、校、社三方协作,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实现良好发展。(翁玉华 通讯员 杨卓娅)

责任编辑:周钰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