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灵动+炙热,成大附小“星光好老师”冯迪追光不止
发布时间:2025-07-03来源:成都大学附属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苏文君 冯迪浏览量:3185
她,愿是自由的;她,想是随性的;她,就是炙热的。 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她——胖迪老师! 卷首·自画像 记得,那个曾经在课间埋头画动漫的女孩,如今已成长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教育“实践者”。2020年的那个夏天,她带着“生命如热血般躁动,教育如生命般炙热”的信念走进附小。她说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次的课堂都是一场心灵的狂欢,她希望每一次的创作都能成为他们独特的自我绽放。 第一章·自由:突破边界的艺术革命 在艺术的世界里,她想,孩子是自由的,她也是自由的。这里拆掉所有“应该”的框架,只有无边的创意空间,供思维与想象自在遨游。每一堂课,孩子们的感受不同,作品也不同。唯有无拘无束的引导,才能激发无尽的想象与创造,让他们勇敢地做自己。自由,不仅是课堂的氛围,更是心灵的释放,稚拙的笔触才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样态。 胖迪老师就传统美术课堂,尝试创造新型融合课堂的落地实施,与各学科联动、各种AI科技融合,推动传统课堂变革,希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 四年级绘画小人儿AI立体动画 四年级传统水墨人像课程结合AI生成范例 一年级《撕纸真有趣》——语文(绘本)+音乐(撕纸)跨学科课堂 当逐帧动画跃出屏幕,当AI将水墨人像幻化成现实,当绘画与绘本、音符共生,孩子们突然读懂:所谓自由,是让达芬奇的密码在元宇宙里重生。 第二章·灵动:流动中的课堂美学 灵动,是她教学中的另一特点。教学节奏应和着童心的跃动,课堂不拘束于四壁之内,校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自然课堂”。她常常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带着兴奋与好奇,一涌而出却又不失规矩。与大自然相拥,或蹲或坐,姿态各异,却都展现出难得的专注。或许,正是在自然生命的映照下,他们的作品才更加真挚动人。她说:“教室的边界是地平线,最美的课件叫大自然。” 美术学科与自然课程融合花絮 第三章·炙热:双向燃烧的教育恒星 她常常跟孩子们说:“请你勇敢地跟我互动!”她觉得教育不应是单方面的照亮,而是火石相击迸溅的星光。她希望自己能是一个足够点燃他们热情的教育者,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更多的火花,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炙热,不仅是胖迪老师对教育的态度,也是她对孩子们的期待。她希望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每一次的互动,都是共同成长的契机。 她一直以满满的爱灌溉着她的“小鱼儿们”,希望孩子们能在爱里好好长大,成长为对生活、对家人、对自己满满热爱的大人。对于教育事业,她努力诠释、总结对每一次主题的理解,希望带给学生全新的美术视角与课程体验。 国际交流课《小满》与十陵水系、非遗水拓融合课堂 《汉字的联想》利用AI实现创意的“共创” 待续·未竟的追光之旅 真正的教育从不在成果展的聚光灯下,而是守护每个生命自有的光芒形态。胖迪老师说,她才刚刚起步,未来的路很长很美,她将带着自由、灵动与炙热,等待下一场与光的相遇。(赖波 通讯员 苏文君 冯迪)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