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二幼:开题明思启新篇,扬帆起航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7-02来源: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 作者:李林浏览量:2685
为系统性提升教师游戏素养,构建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游戏观察与解读从“工具应用”向“专业自觉”进阶,最终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发展的双向赋能,2025年6月25日,成华区民间游戏工作坊在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迎来了《基于川西民间游戏工作坊的幼儿教师观察与解读能力提升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 本次论证会采用线下集中研讨形式,特邀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学前教育博士魏婷女士,成都市第十四幼儿园科研主任、成都市学科带头人王亚丽,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孙倩三位专家出席指导。 聚焦游戏现场,共探儿童成长 “川西民间游戏现场”是本次活动的开场戏,与会专家们走进了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亲眼目睹了幼儿们在川西民间游戏中的自由探索和成长。 立项宣读,使命在肩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孙倩女士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指出川西民间游戏工作坊作为提升教师游戏观察与解读能力的途径,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强调该研究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实践价值。 开题汇报,勾勒蓝图 课题负责人、成都市第十二幼儿园双城园区业务园长梁靓女士作开题报告,从研究背景、实践意义、目标体系、内容架构、实施路径及预期成果等维度,系统阐释“为何研”“研什么”“如何研”的课题逻辑,字里行间凝结着团队的专业思考。 成果分享,明晰前景 主研人员任琳老师就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专题汇报,从实践价值、组织原则、策略体系三个层面,详细阐述工作坊运行对教师观察解读能力的提升成效,为后续研究明确方向坐标。 案例分享,展露风采 主研人员冯越晨老师以《野鸭大作战》为例,生动呈现川西民间游戏在“文化传承与游戏创新”中的实践探索。案例既展示教师运用科学观察方法支持幼儿游戏的专业路径,又深入剖析游戏创新中文化内核保真的关键要点,为教师游戏素养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专家指导,精准把脉 王亚丽女士肯定研究的“三新”特质(新视角、新路径、新模式),指出文化场域营造对推动“共享共建”式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建议在“研究落地与深化推进”层面细化实施策略。 魏婷女士认可研究立足幼儿园教育实际的问题导向意识,对团队务实的研究态度表示赞赏,提出“深挖价值联系、厘清共性差异、解析形式内容”的研究建议。 孙倩女士肯定课题组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强调一线实践与高校理论的协同创新价值,建议后续研究要更加突出“针对性、科学性、全面性”。 互动研讨,碰撞思维 论证会尾声,工作坊成员与专家围绕幼儿园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破解研究难点提供精准思路,工作坊主梁靓代表团队向专家们的专业支持致以诚挚谢意。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幼儿园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川西民间游戏工作坊将在多方协同支持下,秉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勇担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时代使命,在“文化与游戏”的融合创新中,持续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李林) |
责任编辑:周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