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耕耘路、展望新未来,新科学校蓄力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5-06-26来源: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作者:黄小林浏览量:3009
为全面总结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梳理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凝聚各学科教研组的教学智慧,精准锚定下学期的工作方向,成都高新新科学校于2025年6月24日组织召开了以“向研出发 向质而行”为主题的2024-2025学年度(下)教研组工作总结会,会议由教务处主任谢红主持,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曾正凯,副校长周俊英,教务处副主任黄俊、孙丹、冉婷婷,教科室副主任张霞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参会。 会议伊始,曾正凯校长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全面指导。他强调:“各教研组既要成为他人的镜子,以自身实践为参照促进学科反思;也要成为自己的镜子,通过自我审视实现持续精进,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与楷模。”针对团队建设,曾校长特别指出:“教研组需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协同备课、跨学科融合、教学创新中凝聚智慧,让团队的每一次研讨都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器’,每一项成果都彰显集体深耕的‘匠心力’。” 会议第二项,各学科教研组长依次就本学期工作成果作专题汇报。 小学语文组工作总结 首先,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李雪姣老师进行工作总结。李老师就本学期教研组活动重点及成果予以展示,囊括区级教材培训、校内主题教研、第八届“青师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赛课磨课、“翰墨书香”书法大赛及成果等,同时李老师就“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分别从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对下学期教研组活动做出规划,致力于提升全组教师专业能力。 小学数学组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组尹华雪老师从常规教学落实、课堂效率提升、分层教学实践三方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开展作总结。 小学英语组工作总结 小学英语组在张渝老师的带领下,认真研读新课标、吃透新教材,以生为本,精准备教,组内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相互听课,取长补短。 小学综合组工作总结 小学综合组教研组长王黎娜老师强调本学期组内教师深化跨学科融合教研,组内教师邢迎春、王黎娜等分获各类区级奖项,同时小综组老师积极带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如“科技节”“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提升了其实践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初中语文组在毕锋老师的带领下以常规教研、基地活动、课题推进、学生活动为工作重点,围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开展工作。 初中数学组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组周乐老师将新课标精神的学习与内化和新教材的解读置于首位。通过组织“专家引领解读”“核心素养专题研讨”等多元活动,引导教师将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学设计的灵魂,实现从理念认知到课堂实践的深度转化。始终坚持集体备课常态化,集智共研,汇聚团队智慧,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依据“双减”政策导向,精细优化作业设计,实施“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的分层作业策略,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英语组工作总结 初中英语组在谭静老师的引领下以单元为单位,深入研读教材与新课标,明确核心任务,开展培训学习,厚植专业根基。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三个狠抓:狠抓词汇、狠抓阅读量、狠抓听说。英语组全组教师秉持勤恳教学态度,聚焦课堂效率提升,采用情景模拟、分层作业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着力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学期严格落实各项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开展集体研讨、备课、磨课等活动,积极学好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教学。未来将优化各年级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文综组工作总结 初中文综组教研组长龙廷江老师指出,本学期文综组以会考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有家国情怀、具综合思维”的新时代少年。教研活动突出主题化、序列化、规范化,组织全组学习新课标,开展专题研讨1次,参与区级新教材研讨20余次,完成6节组内磨课及公开课展示。复习备考紧扣新课标、新教材,生物地理学科创新开展“小细胞、大世界”特色作品展。持续推进跨学科实践,升级3.0版主题活动,通过案例、论文、课题深化研究。优化特色活动系统规划,强化任务驱动与目标导向,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团队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未来将增强教研组凝聚力,打造骨干化、特色化教师团队,为提升教学质量持续发力。 初中理综组工作总结 理综组以“夯实基础、创新实践”为核心,扎实推进教研工作。组织教师深耕新课标,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研讨数次,围绕“双减”优化作业设计,实施分层作业设计,如物理“家庭电路安全调查”、化学“厨房中的酸碱反应”等实践任务,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在教学实践方面,修订八年级下册课时设计及实践活动方案;完成新课标调研问卷及实验仪器申报;组织科学实验微视频展评;全组教师参与省市跨学科教研;八年级严控命题质量;九年级开展模拟考分析研讨。理综组未来将持续优化教学与活动联动机制,提升学科综合育人实效。 音乐组工作总结 音乐组教研组长王皓琴老师作期末教研组工作总结。本学期音乐组以“以美育人,以乐润心”为宗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重点承办“摘个月亮”主题音乐会,从策划到展演历时2个月,整合合唱、器乐、音乐剧等形式,实现家-校-社联动,吸引全校师生观看,获师生家长高度评价。今后将深化“摘个月亮”音乐会品牌效应,推动音乐教育与德育、美育的有机结合。音乐组老师们通过一系列展演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校园生活。音乐组积极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大力组织及参与各级各类音乐表演活动,学生在区市级赛事获奖众多,教师也在专业领域收获荣誉。这些成果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努力,也为未来音乐舞蹈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术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美术组在教研组长缪玲老师的带领下,秉持“以艺润心”理念,深耕课堂教学与校园美育建设。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举办作品展览,营造浓厚艺术氛围;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区市级竞赛并屡获佳绩,教师团队也在专业领域斩获多项荣誉。教研方面,通过专题培训、课例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在跨学科融合等创新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下学期将重点推进教材分析、优课资源库建设,优化社团课程体系,强化教师梯队培养,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持续赋能。 体育组工作总结 体育组在教研组长阚于楚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健康第一”理念,扎实推进工作。体育组全体教师深耕教学常规,聚焦课堂实效,通过集体备课、互听互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校园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校运会、年级篮球联赛等多项赛事,营造了浓厚的阳光体育氛围,师生参与热情高涨。各训练队坚持科学系统训练,在市、区级比赛中奋勇拼搏,屡获佳绩,为校争光。新学期计划深化教学改革,锤炼师资,精进活动品质,聚焦体质健康,强化安全保障。 会议第三项,教科室副主任张霞作学期工作交流。教科室张霞副主任从“教研组课程工作、教研组课题工作、教研组师培工作”等方面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张霞副主任表示各个教研组都要有自己的课题,着力于学科特色课程建设,学校会对未来的科研工作争取更多的科研资源支持,加强教师科研培训,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希望教师们能够借助科研促教学,积极撰写论文,参与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推动学校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第四项,周俊英副校长对本次会议做总结。首先,周俊英副校长对十二个教研组的本学期工作一一点评并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本学期各教研组以新课标为指引,以新教材为载体,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课堂抓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各教研组在深耕教学研究的同时,勇于突破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教研特色:一是形成了序列化的纵深研究。二是“以艺润心”特色课程建设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建立了前瞻性的规划机制。四是实现了可视化的教研成果。面向未来,周副校长提出了三点期望:深化教研内涵发展;推进教育技术创新,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探索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会议最后,曾正凯校长在总结中强调:“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他提出四点发展路径:一是推进跨学科联合教学教研,打破学科壁垒;二是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三是开展AI赋能教学实践,探索智能教育新模式;四是紧跟教育热点研究,把握前沿趋势。校长特别鼓励教师团队要“教研相长,抱团发展”,通过集体智慧让教学更通透、更高效,最终实现“轻负高质”的教学目标。他号召全体教师在协作中共成长,在创新中求突破,共同迈向教育发展的新高度。 同心聚力启新程,奋楫笃行谱华章。教育之路,步履不停。各教研组将以此次总结会为契机,怀揣教育热忱,锚定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砥砺深耕:优化课堂设计,探索智慧教育,提升育人实效。学校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通过教研共同体凝聚智慧,在课堂提质、作业优化、评价改革中持续突破,以专业匠心为学生成长搭建多元发展阶梯,让教育之光照亮每一个求知的心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蓬勃力量,共同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黄小林) |
责任编辑:张馨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