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育为径,鱼凫幼儿园育成长之能
发布时间:2025-05-27来源:成都市温江区鱼凫幼儿园 作者:张红浏览量:1934
自开展《幼儿园自主进餐组织和实施》小课题研究以来,成都市温江区鱼凫幼儿园各班积极开展了幼儿自主进餐问题优化行动,并成功举办了保育老师自主进餐案例讲述比赛,累计形成23个班级优化方案,提炼出8项可推广的实践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月幼儿园继续深耕食育领域,以“自主进餐”为核心载体,通过信息化赋能与绘本浸润双线策略,开启幼儿多元能力培养新征程。 依托升级后的“小淘星成长站”,幼儿化身创意小导演。在筹备园级美食播报时,大班值日生在分发餐具时存在路线混乱、分工不清的情况,体现出团队协作与系统思维欠缺。校园电视台发布《小小值日生招募令》,激发幼儿基于经验设计个性路线,通过乐高搭建美食班级地图、拍摄投屏到一体机上,并优化路线,确定“分区环形路线法”。 餐前播放班级美食播报视频,餐后开展“大众点评”活动。通过投票系统,幼儿为当日菜品打分并留言评价。本月累计收集有效评价532条,其中小班幼儿运用“颜色分级法”直观表达喜好,中大班幼儿开始关注食材搭配,初步构建起幼儿参与食育管理的数字化闭环。 “餐点小记者”活跃在餐后调查一线。中一班小记者针对“挑食现象”,戴上自制的记者证走进厨房,一场充满童趣的食材大揭秘之旅便拉开了序幕。孩子们仰着天真的小脸,像专业小记者般认真地向食堂阿姨提问。同时他们拿起放大镜,如同小科学家般观察着西兰花的树状纹理、胡萝卜的橘色纹路,边看边惊叹。推动园所调整食谱展示方式,让健康饮食理念真正落地。 保育老师创新开展“餐前食育猜谜”与“餐后绘本时光”。在讲述《肚子里的小火车》时,结合实物教具演示食物消化过程,小班幼儿剩饭率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通过《西红柿长大了》的故事,中班幼儿主动参与班级植物角种植,观察记录蔬菜生长过程,将绘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探索。 小班幼儿将《好饿的毛毛虫》改编成童话剧,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在“自助餐剧场”活动中,幼儿自主分配厨师、服务员等角色,将自主取餐、安静进餐等习惯融入剧情,幼儿在真实场景中展现出良好的进餐礼仪。 中大班幼儿开展“我的食育绘本”创作,共完成37本原创绘本。大三班幼儿以《光盘行动大冒险》为主题,用连环画形式记录班级光盘故事。在绘本分享会上,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性与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亲子食育阅读计划”成效显著,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的创意绘本封面充满巧思,如用蔬菜拓印装饰、绘制家庭美食地图等。通过“家庭食育故事分享会”,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主动参与择菜、摆盘,食育教育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未来,幼儿园将持续深化自主进餐课题研究,结合幼儿发展需求迭代食育策略,让每一次进餐都成为幼儿成长的契机,让食育之花在实践探索中绽放得更加绚烂。(张红) |
责任编辑:王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