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故事+芯片绘本,成都五幼习惯教育有创意
发布时间:2025-05-16来源:成都市第五幼儿园 作者:孙林馨浏览量:3249
成都市第五幼儿园于5月13日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说看评活动。本次活动以“尊重儿童哲学,回归生活本真”为核心,通过教师必选项目(幼儿自制绘本、立体环创)与自选项目(短视频、儿童剧、游戏设计、美术作品展)的多元化展示,系统梳理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策略,构建“玩中学、做中悟”的立体化教育生态。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教学成果的平台,还特别强调了如何把握年龄特点,通过创新的方式激发儿童对于生活习惯的兴趣与理解。 尊重儿童视角,寓教于乐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的各项展示均以儿童为中心,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例如,《魔童入园之好习惯养成记》利用孩子们对哪吒的喜爱作为切入点,将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融入故事中,通过互动式阅读体验,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此外,《健康城堡》围绕着规律生活展开,强调个体差异性、坚持性和积极情绪的重要性,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习惯养成过程。《蔬菜医生》儿童剧采用“蔬菜拟人化+医疗情境”双线叙事,通过“胃部急诊室”角色扮演,让幼儿在诊疗游戏中理解偏食危害。剧中设置“营养处方单”互动环节,观众可现场开具个性化饮食方案。突破传统说教模式,运用“多感官沉浸体验+社会性角色互换”,使健康知识转化为具身认知。 创意无限的设计思路 从《细菌小怪兽的逃跑计划》到《蔬菜医生》,再到《时钟国王的奇妙旅行》,每个项目都展现了教师们与孩子们共创的智慧。那些被赋予角色和新奇情节的画面、内容,老师们发现,儿童用幻想搭建认知的脚手架,正在将“要这样做”转化为“想这样做”,让习惯养成从他律走向自律。 多感官体验与跨媒介融合 活动中展示的作品普遍采用了多感官体验和跨媒介融合的方法,增强了教育效果。如《运动艺术展》结合色彩、创意与童真,让孩子们通过视觉艺术感受运动的乐趣;《“墙来了!”》游戏则通过语言、肢体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种综合运用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刺激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细菌小怪兽的逃跑计划》采用NFC芯片技术,使绘本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易被幼儿理解。 注重实践操作与自主探索 教师利用“棋”融合生活自理、卫生、膳食等内容,通过“年轮格子”“好习惯图示”“操作关卡”三元素设计了《好习惯·“棋”乐无穷》的操作材料。幼儿在跳格子、闯关操作和挂树叶等玩耍中,感受好习惯乐趣,且环创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自主探究;《“懒懒”国王》中教师将幼儿运动抗拒心理具象化为“懒懒国王”,通过寻找强壮王国的冒险故事,把基础动作趣味化为岩浆跳跃、悬崖滑索等场景。角色前后的夸张对比让幼儿直观感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层激发运动内驱力。这些成果都在设计上给予了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去进行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索。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运动挑战转盘》,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还能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难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尊重儿童的哲学和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教育策略浸润儿童哲学智慧,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幼儿在绘本页间的专注、在游戏关卡中的坚持,更是生命成长最本真的模样——像种子般自然舒展,像溪流般清澈前行。本次习惯养成说看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幼儿园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相信在未来,老师们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教育模式,助力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孙林馨)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