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遗产“搬”进教室,东城根街小学用AI“复活”非遗技艺

发布时间:2025-05-15来源: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龙田浏览量:3039

世界遗产是跨越时空的中外文明对话者,以科技为纽带,携手守护人类共同的记忆与荣光。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于2025年5月12日至14日举办了以“指尖上的文明,科技对话世界遗产”为主题的中外人文交流周活动。通过科技与人文的双向奔赴,让学生在触摸文明脉搏的同时,成长为兼具文化自信与创新思维的时代新人。

把世界搬进教室

全校以“世界遗产”为核心,开启主题教室课程。一二年级通过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感知文化遗产的魅力;三四年级探索世界建筑奇迹的科技守护密码;五六年级则深入自然遗产,了解科技前沿技术的应用。课堂内外,中外文明在指尖交汇,世界遗产的故事,由新时代少年续写新篇!

活动开幕

5月12日,全体师生齐聚操场,以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创意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中外人文交流周序幕。启动仪式上,英语老师以生动讲解揭开世界遗产的“神秘面纱”,孩子们通过图文并茂的案例,既惊叹于人类文明的瑰丽,也了解到遗产保护迫在眉睫的现状。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非遗+科技”节目展演:川剧变脸与AI数字人同台互动,翎羽翻飞间,科技技术将传统戏曲转化为数据图谱。现场还发起了“我的守护宣言”活动,让学生在感受世界遗产的同时,种下守护与创新的种子。

48.jpg

科技对话世界遗产

本次中外人文交流周围绕“科技对话世界遗产”主题,打造三大互动展板板块:文化基因解码、全球遗产之光、非遗数字新生。从知识探索到动手实践,孩子们一起守护文明的种子。

·文化基因解码,科技让世界遗产“活”起来

东娃娃们认真聆听小小讲解员的精彩讲述,了解艺术、建筑、自然遗产的科技新姿。同学们正在通过知识问答解锁科技魅力,原来文化遗产还能这么酷!

·科技让文化遗产“亮”起来

小朋友们变身“节气小侦探”,用模型测日影、通过动画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动的关系;用铜箔胶带做“魔法剪纸”,电路一亮,传统纹样闪闪发光。

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编程“数字小龙人”,代码一敲,舞龙活灵活现!

·非遗数字新生,科技让非遗文化“潮”起来

有人在用AI软件设计非遗花纹?用AI画四川皮影,设计中国剪纸,玩转世界纹样!拓印手提包、水杯……传统手艺变“潮品”——原来东娃娃们都是非遗“小小设计师”,让非遗文化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东娃娃们将非遗文化进行创新表达:非遗原创校园皮影剧展演,非遗课堂作品展示,古风团扇色彩绚丽,云肩剪裁精巧,古风盎然。东娃娃们围在作品前挪不开眼,小脸上写满了喜欢。

东娃娃们变身“剪纸小创客”,用iPad设计炫酷窗花;编程“数字人讲师”,AI解答非遗秘密!还有银花丝刮画体验,小手一刮纹样闪闪亮——东娃娃们个个都是非遗“小小传承人”。

科技为笔,童心为墨,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东小校园精彩落幕!从云游世界遗产到AI“复活”非遗技艺,孩子们在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中,既触摸了历史的温度,也点亮了创新的火花。未来,东小将继续架起科技与人文的桥梁,让世界遗产的璀璨光芒,照亮新时代少年走向世界的道路!(赖波 通讯员 龙田)

责任编辑:周钰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