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小心灵共舞,邛崃市南街小学教师修炼“情绪平衡木”艺术

发布时间:2025-05-13来源:邛崃市南街小学校 作者:张红浏览量:2788

优秀凝聚力量,榜样引领方向。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近日,邛崃市南街小学特别推出“南喃智语”教师分享专题活动,特邀班主任兼心理辅导员王霞进行第二十八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分享。

在“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温暖氛围中,关爱心灵的行动正在南小校园中如火如荼地展开。5月12日上午,邛崃市南街小学三年级四班班主任兼心理辅导员王霞老师,以《与幼小心灵共舞——教育者的情绪平衡木艺术》为主题,与在场的老师们共赴了一场心灵守护之旅。

mmexport1747052349847.png

直面情绪风暴:看见孩子内心的“小火山”   

课堂上突然摔砸文具、因小事崩溃大哭、情绪激动时恶语相向、与同学激烈推搡……王霞老师列举的学生情绪失控场景,揭开了教育日常中真实存在的挑战。这些看似“失控”的瞬间,实则是孩子内心情绪如火山喷发的外在表现,如何在这场“风暴”中稳住局面,成为每位教育者的必修课。

六步巧妙破局:搭建师生情绪的“平衡木”

教师先行,稳住情绪

当这些令人“血压飙升”的场景出现时,教师的冷静至关重要。教师的沉稳,是处理学生情绪问题的第一把钥匙。

mmexport1747052357225.png

分级处理,保障安全

面对学生的情绪失控,需迅速判断安全等级。区分“红色预警”(伤人风险)与“黄色预警”(无伤人风险),及时采取隔离、带离等措施。

静待花开,时间治愈

给情绪失控的孩子一个安静的角落,时间往往能发挥神奇的作用。多数孩子情绪如夏日雷雨,给予安静空间,便能自行平复。

巧妙转移,舒缓情绪

用孩子喜爱的玩具、故事或话题吸引其注意力,或是递上一颗糖。科学研究表明,糖分摄入能促使大脑分泌血清素,这种天然的镇静剂,有助于孩子平复情绪。

家校携手,共筑防线

研究显示,家校协同干预可使情绪问题改善效率提升40%。通过王老师列举的一个个与家长合作处理的事例,老师们看到,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构建起一张无缝衔接的“情绪安全网”。

因材施教,寻找密码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个体,王老师鼓励教师们化身“教育侦探”,通过不断观察与尝试,找到适合每个孩子的情绪处理方法,解锁属于他们的情绪密码。

mmexport1747052367473.png

守护心灵微光:谱写心灵成长“协奏曲”

“掀翻的课桌是成长的呐喊,决堤的泪水是蜕变的前奏。”王霞老师在分享尾声深情寄语,“教育不是扑灭情绪的火焰,而是教会孩子在风雨中掌舵。”在525心理健康月,这场分享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一份温暖的邀约,以心换心,与孩子在情绪的海洋中共舞,共同迎接心灵成长的绚烂曙光。(张红)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