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师附校探索素养育人新范式,实现人工+智能双向赋能

发布时间:2025-05-13来源: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作者:张红 通讯员 周童浏览量:2534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5月9日,由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音乐学科教研活动在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以“AI赋能指向素质培育的互动式音乐课堂单元学历案设计及实践研究”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单元学历案设计创编、课前陈述、课例展示、课后陈述、研讨交流等形式,为全区音乐教师呈现了一场富有创新性的教研盛宴。

mmexport1747060050463.jpg

成师附校音乐教研组以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为例,以汇报分享与课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向老师们分享了在大单元学历案的创编与实践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活动开始,陈海璐老师从“研究主题的确立”和“教学方案的规划”以及“教学实践的开展”这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借助智能工具构建互动式音乐课堂,实现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梯度培养。

mmexport1747060056297.jpg

随后,教研员马玥老师进行了有关“AI赋能循证教研”的解析以及Classin的AI分析报告的解读,深入剖析了课堂的各个层面,旨在让听评课活动更加专业化。

mmexport1747060062022.jpg

柯遵华老师和李林玲老师分别以《春天》的单元导学和课例《杜鹃圆舞曲》向全区教师进行了现场课例展示。

mmexport1747060067433.jpg

李林玲老师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教学,课堂以探“杜鹃之美”、唱“杜鹃之歌”、跳“杜鹃之舞”这三个学习活动进行,将音乐情境始终贯穿课堂。

mmexport1747060083082.jpg

课后,周童老师分别就“单元导学”和《顽皮的杜鹃》两个课例从“基于观察量表记录数据分析”“基于量表分析形成推论”和“反思与总结”三方面进行了现场汇报。本次展示就是AI赋能循证教研带来的课堂生成更优化,从课堂观察得出充分体现“学为中心”的互动式音乐课堂,以问题链驱动任务学习,不仅能提升音乐课堂的互动性,更在深层次重构音乐认知的范式。

mmexport1747060092208.jpg

最后,观课老师针对两节课例展开了激烈讨论,老师们以不同的观察视角和不同的观察点,对两堂课例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点评。教研员马玥老师特别指出:对于AI,要参考但不依赖,择其优势尽其能,实现人工+智能双向赋能。

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AI与音乐教育融合的实践样本,更为区域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单元学历案设计范式。学校表示将持续探索“AI+音乐教育”的创新模式,把AI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素养提升与快乐成长。(张红 通讯员 周童)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