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汶川伤痛,蜀汉外国语实小师生共筑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2025-05-13来源:成都市蜀汉外国语实验小学校 作者:魏雅莉浏览量:3044

2025年5月12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都市蜀汉外国语实验小学校二年级三班的孩子们用一场意义非凡的集体朝会,带全校师生穿越时光,回望汶川的伤痛,共筑生命的安全防线。

第一幕:再忆汶川,致敬生命之光

微信图片_20250512194704.jpg

当低沉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操场瞬间化作地震现场。8位小演员生动演绎着汶川地震发生时的场景,那颤抖的脚步、惊恐的眼神,将地震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被埋在废墟下的“陈坚”,用微弱却坚定的声音诉说着对生命的渴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与此同时,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们登场了。他们日夜兼程,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他们高空跳伞,无畏生死;他们不顾余震危险,在废墟中争分夺秒地搜救。孩子们用稚嫩却真挚的表演,展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也让大家对解放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随着剧情推进,舞台上的场景从废墟变为崭新的汶川。十年后的汶川,街道整洁,楼房林立,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恩,更传递出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微信图片_20250512194810.jpg

第二幕:知识赋能,筑牢安全防线

警报声渐远,场景切换至课堂。老师化身安全知识宣讲员,向同学们详细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寻找安全三角区”“有序疏散到操场”“保护好头部和要害部位”,这些实用的知识,在生动的讲解中深深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紧接着,模拟受伤的场景接连出现:头部外伤出血、左前臂骨折、气道异物梗阻、心跳骤停……专业的“救护员”迅速行动,现场演示伤口包扎、骨折固定、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老师同步讲解要点,让每一个观看表演的孩子都能学习到实用的急救技能。面对地震后可能出现的恐惧情绪,蝴蝶拍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展示,更是为孩子们的心灵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第三幕:歌声传情,共筑爱的家园

活动最后,全体参与表演的学生齐声唱响《让世界充满爱》。悠扬的歌声传递着爱与希望,诉说着面对灾难时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美好愿望。这歌声,是孩子们对生命的敬畏、对未来的信心,更是他们守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庄严承诺。

微信图片_20250512195212.jpg

此次防灾减灾集体朝会,不仅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它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它教会孩子们应急避险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它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让他们懂得在灾难面前,只要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防震减灾,从娃娃抓起;守护生命,从点滴做起。成都市蜀汉外国语实验小学校将继续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魏雅莉)

责任编辑:张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