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族馆搬进课堂,西芯小学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化身“生态科学家”
发布时间:2025-05-12来源: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 作者:李林 通讯员 冉宏 卢颖浏览量:2636
为深化项目式学习实践,培育学生生态素养与跨学科能力,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于2025年5月7日成功举办了“小小生态管家”水族馆项目式课程项目组征集评选会。本次活动以“共建热带鱼乐园,守护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吸引了全校1-6年级共11个项目组积极参与,展现了学生在科学探究、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方面的成长与风采。 项目多元,学段特色鲜明 活动中,各学段项目组围绕学校顶层设计的“小小生态管家”水族馆项目式课程方案,从“认识-守护-构建-传承”四个维度层层递进,形成了立体化育人链条。低段学生聚焦热带鱼的认识与观察,如一年级“蓝海逐梦欢乐队”通过观察日志记录鱼儿习性,二年级“小鱼博士奇妙队”探究鱼类呼吸原理,以童趣视角开启生态启蒙。中段学生化身“生态守护者”,三年级“利维坦小队”通过水质检测数据报告揭示水族箱生存密码,四年级“深蓝探秘小队”以情景剧演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高段学生则挑战复杂课题,五年级学生设计生态鱼缸模型,六年级学生创新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AI模拟生态系统变化,为传统项目注入科技元素。 学生主导,教师协同赋能 活动全程由学生主导项目设计与实施,展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六年级“海底小纵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鱼缸设计到成本计算,全程参与。教师则化身“资源整合者”,联合科学教师、科技专家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学校“芯”教育理念贯穿始终,通过“融芯-育心-创新”三大行动,将国家课程与校本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出彩。 预期成果丰富,落实生态教育 经过各项目组的精彩陈述,后期各项目组将按照计划进行深入研究,产出多样化成果。包括科学实证类如水质数据报告、观察日志;创意实践类如环保生态缸模型、生物多样性思维导图;文化传承类如热带鱼观察日记、毕业传承仪式;心理健康类如《鱼儿和它的朋友们》绘本等。值得关注的是,六年级项目组将通过AI模拟生态系统变化,为传统项目注入科技元素,这些成果不仅在校内展览,还将通过“家校社企”协同平台向社区推广,践行“生态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理念。 积极探索,创意课程获认可 此次评选会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意与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高度认可。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们在项目中化身“小小科学家”“创意设计师”,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守护生命的责任与团队合作的智慧。学校领导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成长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厚植生态文明价值观。(李林 通讯员 冉宏 卢颖)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