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范式!看锦城小学这场成果展如何重构安全教育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5-12来源: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郝明慧浏览量:2456

为推广四川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协同构建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的宝贵成果,5月9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和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承办的“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化建设——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20250512_001157_000.jpg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顾林生教授、成都市教科院安全教育教研员陈军老师、全市各区(市)县安全教研员、全市各校安全教育的骨干教师、乐群联盟校代表共400余人共赴这场安全教育革新盛会。

20250512_001157_001.jpg

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唐辛强老师主持

20250512_001157_002.jpg

“在锦城小学,安全不是附加题,而是贯穿所有课程的生命基因!”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雪梅以革新者姿态提出核心理念。她揭示学校如何将安全课程深度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基础课程筑基、主题活动赋能、实战演练淬炼”的三维立体模型。“阳光安全课程”以素养培育为核心,通过“体验式教学、多维度渗透、全场景协同”三大突破,让安全意识真正浸润学生成长脉络。这正是新时代教育最动人的诠释:以安全为基,育时代新人,在守护与传承中,书写属于锦小的教育担当!

重构!

安全课从“边缘”走向“核心”

锦城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吴秋菊以《构建阳光安全课程体系实践研究》为题,系统阐释了学校安全课程的迭代密码、课程实施路径和特色创新案例。学校独创“春之护”“夏之禁”“秋之识”“冬之防”四季模块,将六大安全主题与特殊节点深度融合,打造出“季节特征—年龄特点—教育目标”三位一体的动态课程体系,每个季节都成为安全教育的鲜活课堂。

20250512_001157_004.jpg

实战!

生存训练营锻造真本领

锦城小学安全办副主任杨凌带来的《演练有素,成长无忧》报告,以反恐防暴应急、楼道疏散及防踩踏、地震应急和消防四个应急演练课程为例,系统介绍了学校演练课程“预案—演练—复盘—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

20250512_001157_006.jpg

课例!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新课堂

在锦城小学蒲文静老师的微班会课例《远离盲区》中,学生们化身“安全小卫士”,借助VR技术360°复刻校园场景,在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中动态识别视觉盲区。

20250512_001157_007.jpg

梁欣怡老师执教的《吃喝有学问》则将课堂变身“美食安全实验室”,AI营养师隔空对话、可乐泡鸡蛋实验等创新设计,让健康饮食教育妙趣横生。

20250512_001157_008.jpg

论道!

专家共绘安全未来新图景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顾林生教授对锦城小学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亮点很多。顾教授盛赞:“锦城小学的创新实践树立了三大标杆:理念层面打破传统模式,以培养‘全球胜任的安全小公民’为核心;课程层面构建‘基础-主题-实践’三位一体体系,实现学科深度融合;实践层面演练活动设计科学,闭环管理严谨,通过实景探索、AI互动等科技手段,让安全素养真正内化为生命本能。”

20250512_001157_009.jpg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军老师总结道:“锦城小学的经验具有三大示范价值——以‘大安全观’重构教育生态,用科技赋能突破课堂边界,创制‘四季安全密码’等可复制范式。希望各学校以锦城小学为榜样,为成都市提供更多可借鉴、可复制的教育范式,推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再上新台阶!”

20250512_001157_010.jpg

20250512_001157_011.jpg

安全教育是生命的摆渡人,是成长的守护神。锦城小学正以“有温度的课程设计、有深度的科技融合、有力度的实践创新”,携手各界共筑安全教育新生态,为培育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小公民写下生动注脚!(黄小林 通讯员 郝明慧)

责任编辑:张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