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根街小学党总支书记赖晗梅在第六届全国“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作报告分享
发布时间:2025-05-12来源: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刘宇浏览量:2242
为探索脑科学研究成果、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变革与创新,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教育家》杂志等单位共同组织的“大城市教科院全国六次学术年会暨第六届‘脑科学与教育’学术会议”于2025年5月9日—11日在南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智能时代的教育形态变革和重塑”为主题,通过三场主旨报告、一场圆桌对话、七个平行论坛、两场工作坊展示,探讨教育在认知规律、教学策略等领域的突破性变革,促进科技前沿研究对教育领域的实践指导,拓宽科学研究成果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层面的科普路径。国内外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等领域的院士、科学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校长、教师近80人进行了精彩呈现,共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教育家》杂志副总编辑王湘蓉主持本次大会。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院长郑泉水分别作主旨报告。原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成尚荣主持五省市专家进行圆桌对话。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党总支书记、东小教育集团总校长赖晗梅受邀就“基于脑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以《思维力擎动创新力——冒尖人才早期培养的东小实践》为题,从思维力发展的载体、思维力提升的逻辑、思维力进阶的路径、创新力培养的生态作报告。 赖书记在报告中分享到,东小以脑育课程、“思维课堂”、变革学习方式擎动学生创新力,创造更多的可能,营造良好生态,捕捉天性、适性而导,催生化育,支持学生创新创造的发生。在智能时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更加需要奔赴人的价值,服务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参加本场论坛的还有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陈爱国、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薛贵、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郝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耿凤基、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王进,淄博市临淄中学党委书记杨希亮。 教育是唤醒灵魂的。在新时代,需要拥抱技术红利,坚守教育初心,奔赴人的价值,培养学生思维力、创新力和情感力等,是智能时代教育的理想和目的。(赖波 通讯员 刘宇) |
责任编辑:易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