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小学:成渝双城教育协同再谱新篇,共筑高质量教育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5-12来源:四川天府新区合江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刘琴 付容浏览量:2381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教育协同发展正以创新姿态突破时空藩篱,开创跨区域教育协作新格局。5月9日,重庆两江新区金山云翠小学与四川天府新区合江小学携手开展的“共话教育协作·同筑党建根基”深度协作活动,吸引了成渝两地四校教育同仁共同参与,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协作成果,为新时代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创新范例。

20250511_233926_000.jpg

活动伊始,合江小学校长伍开宇分享了以“党建领航,合爱为江”为主题的学校发展历程和育人模式,为两校交流奠定良好基础。

20250511_233926_001.jpg

党建领航:构建教育协同发展新机制

本次活动创新推出“三维立体党建”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实地考察天府新区规划展示馆、公园城市体验中心及太平街道基层治理示范点。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研学活动,两地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公园城市”理念与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内在联系,在区域规划、生态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达成战略共识。这种将党建工作与区域发展战略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展现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思路。

20250511_233926_002.jpg

20250511_233926_004.jpg

课堂革命:探索跨区域教学创新路径

金山云翠小学骨干教师带来的“双师课堂”示范课亮点纷呈。语文熊敏老师的课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运用创新的“三维叙事教学法”,借助时空轴可视化工具,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实现文学审美与思维培养的双重目标。美术董梦怡老师的课例《飞天》则实践“四维美育模型”,巧妙融合数字技术、学术研究与非遗传承,开辟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这些课例生动展现了成渝教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创新成果。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教研新生态

在课程评价与交流环节中,两地四校教师就教学内容、课堂互动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金山小学周燕老师和董梦怡老师分别对两堂课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详尽阐释。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与太平小学的柔性交流教师亦积极介入,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此类跨区域、跨校的深度教研活动,不仅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为成渝两地教育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制度创新:擘画协同发展新蓝图

活动中,合江小学的师生现场展示了非遗文化模板雕刻画,精湛技艺引关注,促进两校文化交流与传承。

20250511_233926_015.jpg

通过本次活动,两地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建立两地学校教师联合培养机制,试点教育资源共享区块链平台,制定跨区域教研质量评估体系。这些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成渝教育协同从项目合作迈向制度创新的新阶段。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种以教育协同促进区域要素流动的创新实践,正在探索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新路径。

作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成渝教育协同已超越简单的资源互补,正在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跨区域教育共同体。这种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服务战略为目标的协作模式,不仅为西部教育高地建设注入新动力,更为全国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随着“双城记”战略的深入推进,教育协同必将释放更大效能,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黄小林 通讯员 刘琴 付容)

责任编辑:郭霞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