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向夏,温江区天府三幼小班组课程发布会来袭

发布时间:2025-05-10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天府第三幼儿园 作者:张红浏览量:2708

在暮春与夏的交替之际,成都市温江区天府第三幼儿园小班组以“暮春向夏 随儿童趣探课程”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发布会。

本次课程发布会在“光悦·家园共育中心”的引领下,多元科学助力园所家长支持共同体的建设;紧紧围绕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深度践行园所“自然生长 健行晓慧 乐学创美 纯善阳光”的儿童发展培养观;打破传统家园互动壁垒,构建起深度互动、多元协作的家园共育新生态;通过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对话、亲子间的创意实践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分享,让家园共育真正成为助力儿童全面发展的强大合力。

花瓣飘落、果实初现、天气转暖,这些看似细微平常的变化,却在孩子们眼中成了无比新奇有趣的事情,瞬间点燃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强烈好奇。孩子们纷纷化身可爱的“自然观察家”,在探索中发现春天的奇妙变化,尽情享受探索自然的乐趣。

深度聚焦课程审议

匠心研磨·助力课程落地生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应该经常带幼儿接触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基于这一科学指引,小班组的老师们深知自然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在课程实施前,老师们充分利用日常的教研活动,围绕月主题课程“春天里”展开了深入研讨。

老师们认真分析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思考如何巧妙地将春天丰富的自然元素融入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充分释放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这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同时,考虑到各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存在差异,老师们进一步剖析,根据各班幼儿实际水平确定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教学重难点,探讨出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计划通过实地观察、趣味实验、创意手工等多元方式,引导孩子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小手摸,全方位感知春天。

春园实地探索行

巧妙铺展·解锁成长密码

孩子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与大自然亲密互动。他们发现了植物的身体秘密,尝试把植物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和记录。

植物之行打开了孩子们探索的一扇窗,他们还尝试了用透明膜制作风车,感受风的力量;把小石子投入水中,观察水波荡漾,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画一画中,认识春天的花草树木。孩子们探索春天的秘密,自身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除了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各班级还有一方绿色小天地,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盆小植物,成为植物的小主人。孩子们每天坚持照顾小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不仅掌握了照顾植物的方法,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归属感。

mmexport1746791278551.jpg

深度探析课程内涵

家园协同·让成长轨迹可视化

mmexport1746791287000.jpg

mmexport1746791303171.jpg

老师们从儿童视角出发,深度挖掘班级主题探究活动的精彩瞬间。在课程展板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呈现孩子们从问题萌发到深入探究的完整历程。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定格了孩子们专注观察、动手实践的珍贵画面,而详实的表征记录则真实再现了他们探索发现的成长轨迹。

此外,创意作品展区中,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也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们在主题探究过程中迸发的无限创造力。这些精心布置的展区,不仅是对孩子们学习成果的精彩呈现,更架起了一座家园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们得以直观感受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亲子携手播种幼苗、共绘长卷的过程,不仅让“生命在场 自主创生 协同浸润 趣享生活”的三幼“悦趣”课程理念具象化,更让家园共育的新模式在实践中焕发蓬勃生机。那些欢笑与探索交织的瞬间,最终凝结成独一无二的课程记忆,镌刻着亲子共同成长的温暖印记。

小班组教师深刻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紧扣3-4岁小班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行动纲领,结合《成都市3 - 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的具体要求,精心研磨《春天里》主题课程。

依托“光悦·家园共育中心”协同育人平台,幼儿园与家庭紧密联结,打破教育边界。在这片无声的环境中,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为核心要领,将活动空间转化为会说话的课程,创设沉浸式学习场域。让幼儿在与自然、与同伴、与家长的互动中,实现五大领域的协同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交往和学习习惯。(张红)

责任编辑:张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