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科院附小亮相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学实践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5-09来源: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 作者:江蕾浏览量:2937

2025年4月28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研赋能 实验创新——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学实践研讨会”在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杨庄校区举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书记、校长雷春受邀参会,并围绕教科院办学的关键问题进行圆桌沙龙,向全国教育同仁展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的创新路径。

20250509_002050_206.jpg

会议背景

科研赋能,共探教育实验新路径

本次研讨会汇聚北京教科院党委书记董竹娟、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高书国、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处长聂荣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专家、校长、教师代表。会议围绕“科研赋能 引领创新”主题展开,涵盖领导致辞、联盟启动、主旨报告、圆桌沙龙及成果展示等环节。

20250509_002050_208.jpg

20250509_002050_209.jpg

联盟启动

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实验联盟正式启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20250509_002050_211.jpg

圆桌沙龙

雷春校长分享教科院办学的“附小经验”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雷春、北京教科院李卫东、重庆教科院沈军、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姚轶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罗曼莉、天津市教科院附属滨海泰达小学高峰围绕教科院办学的关键问题,进行圆桌沙龙。

20250509_002050_212.jpg

雷春校长围绕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实践成果以及教育思考展开,深入探讨了教科院办学模式及其在教育领域的积极意义与实践路径。

在四川省“教育强省”建设过程中,四川省教科院及附属学校的举办,有效回应了上级党组织的嘱托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办示范型、创新型、引领型的附属学校,是初心,更是目标。

构建教育生态的办学理念

“教科院办学”是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必须要有稳定的价值观文化的输出。

附属学校力图打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在人才培养上的割裂局面,以贯通式培养、教育社区的理念,融合不同学段、以及校内外的资源特点,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供给模式。

20250509_002050_214.jpg

彰显社会责任的教育实践

教育帮扶: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教育帮扶活动,通过教育帮扶真正实现“办好一个点,形成一条线,带动一大片”。

精准支教:派遣100余人次优秀教师赴甘孜州、阿坝州等地区精准支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研训共享:接纳300余名干部教师参与常态教研和教学;累计到校跟岗学习老师320人次;云教讲座数百场。

线上辐射:通过“四川云教”平台向全省各个区县分享课程资源,点击量超1万次。

辩证统一的教育思考

针对教育集团或联盟中“统一”与“差异”的关系,雷春校长认为,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统一对于体现科研介入和支撑、凝聚集团或联盟力量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单体学校的差异化、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同样必要,这有助于打造教育品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她认为,一所学校的治理形态不是搬过来的,而是长出来的。学校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就要因地制宜长出什么样的课程、样态来。

共建共享 携手共进

以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教育实践研究联盟的成立为契机,学校将秉持共建共享、互学互鉴的理念,发挥科研引领作用,鼓励实验创新。

相信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学实践的引领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会涌现出来,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学实践研讨会为教科院实验学校的办学实践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省教科院附小将持续发挥教科院办学的引领作用,以科研为引擎,以实践为根基,在“生态教育”与“社会责任”的双重驱动下,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附小经验”。(江蕾)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