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创未来 永宁小学科信教研组开展AI赋能循证教研

发布时间:2025-05-08来源:成都市温江区永宁小学校 作者:张红 通讯员 范洋浏览量:2420

为进一步优化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5月7日,成都市温江区永宁小学校科信组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金属》为例,开展了“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融合提升科学论证能力”AI赋能循证教研活动。温江区教科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彭伟老师全程指导。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借助AI数课报告、课堂观察量表等工具实时监测学生实验数据,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做中学、研中思”。 

mmexport1746618697674.jpg

活动伊始,范洋老师代表科信组围绕《金属》课例作详实的课前会议概述。她从四个方面阐述:教材分析指出本单元在体系中承上启下;学情分析基于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知识记忆尚可、科学论证能力较弱;教学设计通过融合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提升该能力,还借助AI数课报告和课堂观察量表优化策略;磨课环节针对课堂问题逐一改进,形成更高效教学方案,为课例研究筑牢基础。

mmexport1746618700459.jpg

范开艳老师执教的《金属》一课创新性地采用了“金属商业峰会”贴近生活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材料采购专家的角色。学生分组对不同金属的轻重、软硬程度等特性进行实验探究,并运用实验数据进行科学论证,为不同行业的采购商推荐合适的金属材料。   

mmexport1746618703069.jpg

在论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纯金属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自然引出合金的概念。最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合金材料的综合优势,并运用实验数据论证合金材料的采购方案。这种情境化的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科学论证能力,实现了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的有效转化。

mmexport1746618717324.jpg

课后,张建红老师结合《金属》课例做课后综述。教师讲授时间从69%降至38%,学生自主探究时间提升至48%,90%小组能完整呈现科学论证结构。通过“实验-数据-论证”模式、“金属商业峰会”情境和AI技术应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论证能力。张老师也指出课堂还需加强深度反馈和个性化指导,为科学教学提供了“做中学”的实践范例。

活动最后,温江区教科院彭伟老师对本次循证教研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与指导。他高度肯定了教研组采用的情景化教学策略,认为“金属商业峰会”等情境设计有效促进了学生推理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彭老师也提出了三点建设性建议:一是要合理把控课堂节奏,确保教学环节的连贯性;二是实验操作环节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三是在比较金属质量时,要特别强调实验的严谨性,明确“相同体积”这一前提条件。     

mmexport1746618729495.jpg

彭老师肯定了永宁小学科学组运用DeepSeek等现代化技术对课前访谈数据进行分析的做法值得推广,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创新。   

未来,科信组全体教师将用科技之光照亮教研之路,以实证精神浇灌润泽教育,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迈出坚实步伐。(张红 通讯员 范洋)

责任编辑:周钰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