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五幼浣花园与幼教同仁共探幼儿生涯启蒙“情境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28来源:成都市第五幼儿园浣花园 作者:孙林馨 通讯员 魏梦林浏览量:2286

4月27日,成都市第五幼儿园浣花园(青羊区生涯教育基地校)内,一场以“协同共生·情境赋能”为主题的家园社联动生涯教育实践活动热烈开展。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生涯教育教研员刘静、青羊区各幼儿园生涯项目代表、五幼浣花家长工作室成员及石人南路社区代表齐聚一堂,共探幼儿生涯启蒙的“情境育人”新路径。

现场观摩

“跳蚤市场”——微型社会里的成长印记

五幼浣花业务园长刘思园作为主持人,向参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她介绍,“本次‘跳蚤市场’不仅是一场模拟交易活动,更是幼儿社会认知启蒙的‘微缩实验室’。”

一楼操场的“跳蚤市场”成为幼儿社会能力的“孵化场”。中班幼儿化身“小店主”,用手绘海报精心布置摊位,以真实货币进行商品交易,甚至创造性推出“买一赠一”促销策略。活动尾声,孩子们将交易所得用于购买慰问品,走进社区看望环卫工人、门卫叔叔,在“劳动—收获—奉献”的完整链条中,初次感知“个人行为”与“社会责任”的内在联结。从羞涩询价到自信叫卖,从无序交易到主动维护摊位秩序,幼儿的沟通能力与规则意识在沉浸式体验中悄然生长。

刘思园老师特别分享了活动前期准备:通过“社区职业大调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组织“小小售货员”角色扮演课练习沟通与货币认知,并结合“五一劳动节”引导幼儿思考劳动价值的社会延伸。

案例分享

真实任务中的教育智慧

五幼浣花王仟英老师以“一元生存挑战”为例,讲述幼儿携带一元钱在社区完成以物换物的过程。孩子们通过沟通协商、以物换物,锻炼了语言表达与抗挫折能力,直观体验社会交往逻辑。随后,魏梦林老师作《基于真实情境的幼儿园生涯教育实践路径》专题分享,系统介绍“微型社会生态场”构建、家园社协同机制及“观察--模仿--创造”三阶体验课程,强调通过真实任务让幼儿在“做中学”中启蒙社会认知。

多方研讨

协同育人的未来图景

交流环节围绕“幼儿园生涯教育的优化路径”展开头脑风暴。家长代表提出“希望增加‘走出去’的实践机会,让幼儿接触更广阔的社会场景”;教师则关注“社区资源的常态化对接”,期待与社区建立稳定合作机制以丰富课程资源。

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生涯教育教研员刘静老师在点评中肯定活动的“情境真实性”与“体验层次性”,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一是深化“走出去+引进来”双向联动,既组织幼儿走进社区职业场景,也邀请家长、社区从业者入园开展“职业微课堂”;二是在园内打造生涯教育角,帮助幼儿理解不同职业的特性以及职业背后的价值;三是建立评价系统,通过《幼儿社会体验成长档案》记录发展轨迹,将单次活动转化为可持续的能力培养体系;四是强化家园教育理念共识,通过《生涯启蒙家庭指导手册》等载体,让家长成为园所课程的“共建者”与“延伸者”。

7.jpg

结语

共筑无边界的启蒙生态

此次活动以“家园社联动”为支点,撬动幼儿生涯教育的“真实情境革命”——当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从仿真走向真实,幼儿得以在触摸社会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职业与责任的初步建构。作为青羊区生涯教育基地校,五幼浣花将继续以“情境为基、协同为脉”,深耕“观察体验—实践操作—反思迁移”的育人闭环,让每一个孩子在真实的社会联结中,遇见更广阔的成长可能。(孙林馨 通讯员 魏梦林)

责任编辑:易鑫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