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2025年融合教育研培活动暨天府名师及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结业仪式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24来源: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孙林馨 通讯员 林霞浏览量:2295
为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4月21日,由江安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江安县教师学习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江安县特殊教育学校、天府名师及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成都市第一教育联盟特殊教育发展共同体承办,江安县橙乡幼儿园协办的“聚焦县域融合教育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融合教育研培活动在江安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来自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和宜宾江安的专家和特教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教师近200人参加。 江安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黄强致辞 江安县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黄强作致辞讲话,对刘小龙校长及团队的倾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也向全体教育同仁致以崇高敬意,他从“深化全纳理念;强化师资培育,夯实专业根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融合质量;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支持网络”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江安县学前融合教育模式。 宜宾市教科所特殊教育教研员廖廷萱致辞 宜宾市教科所特殊教育教研员廖廷萱强调,希望大家一是以研促教,强化专业支撑;二是以评提质,科学推进实践;三是以联聚力,实现资源共享。深化融合教育的理念,相信每一个儿童,相信每一位教师,以“融”促“教”,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刘小龙致辞 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刘小龙在致辞表示,三年来,工作室带领成员秉持“追求卓越治理 共绘教育华章”的理念,围绕办学理念、课程改革、融合教育、队伍建设等项目,深耕特殊教育沃土,共同探索特殊教育发展新路径,以匠心铸就特殊教育新篇章,以合力谱写协同育人新生态。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创新融合教育实践范式,共同推动成德眉资宜特殊教育同城化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特殊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结业仪式 一段精彩的视频回顾,如同一幅跃动的时空画卷,生动记载着工作室领衔人为全体成员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场景,展现着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足迹和奋斗不息的身影。随后,工作室成员代表、德阳东电外国语小学校长吴碧致辞,倾心分享了工作室的研修心得,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收获。紧接着,领导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教学展示及主题报告 江安县橙乡幼儿园李国婷执教《小瓶盖 大乐趣》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刘胜林,宜宾市教科所教研员廖廷萱,原翠屏区师训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赵丹林三位专家对本次课堂进行专业分析 大邑县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牟滟带来《大邑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学前融合教育推进策略》 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赵晓玲带来《适宜赋能 融合并进:普特教育双向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天府新区籍田小学副书记唐建敏带来《普通学校融合教育推进策略》 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书记、副校长覃佳利带来《成华区融合教育工作坊2.0的实践及思考》 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资源教师陈雯雯带来《越迷茫破茧 启融合新篇》 江安县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罗柱奎带来《从试点到全域:学前融合教育普惠发展的江安实践》 专家讲座 天府名师及成都市刘小龙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书记、校长刘小龙带来《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实践策略》 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特殊教育系主任、教授刘胜林带来《融合教育教师的核心素养》 “江安县2025年融合教育研培活动”的经验分享和专家讲座内容丰富、各有侧重,特殊学校、特校资源中心、普通学校、资源教室教师和专家学者全方位、立体化对参培教师进行深入培训,系统提升参训人员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深化资源支持与长效交流,为江安县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孙林馨 通讯员 林霞) |
责任编辑:郭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