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区推进资源教室课程从“有”到“优”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1来源: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赖波浏览量:2340

4月16日下午,成都市青羊区举办资源教室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青羊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承办,全区融合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活动伊始,区教科院特殊教育教研员曹艳老师介绍了活动流程及参会专家。同辉(国际)学校校长助理颜欢致欢迎辞。

曹艳老师发言.jpg

曹艳老师介绍活动流程.jpg

颜欢校长发言.jpg

在课例展示环节,资源教师张倩进行《点赞“小蝴蝶”》社交课程课堂教学,她通过“情景导入-制作书签-互动赞美”三大环节,采用视觉提示、分层任务单等支持策略,将社交技能训练与艺术创作有机融合。助教老师魏杨梅从评估诊断、教学设计等维度进行说课,呈现了“评估-教学-反思”的完整闭环。

张倩老师上课.jpg

魏杨梅老师说课.jpg

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副主任卞蓉在评课中高度肯定了本堂课的示范价值:“这堂课展现了精准评估、科学分层的专业水准,为资源教室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同时提出三点优化建议,从信息化手段的渐进式应用、教学语言的精准锤炼、社交情境的自然创设三个方面为课堂教学提质指明方向。随后,参会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了积极讨论和交流。

卞校点评.jpg

同辉(国际)学校课程研发部副主任黄颖俐以《学校资源教室课程建设经验》作专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基础型-拓展型-个性化”三级课程体系,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创新,为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黄颖俐主任发言.jpg

特教教研员曹艳用“情境·可选择·支架”三个关键词精辟总结:“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分层化的任务设计、多元化的支持支架,共同构筑了有效的特殊教育课堂生态。”她强调,本次活动是青羊区推进资源教室课程从“有”到“优”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将持续深化“课堂-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建设。

曹艳老师总结.jpg

活动合影.jpg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示范、专业引领、智慧共享,有效提升了区域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构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注入了新动能。青羊区将继续以“普惠优质”为目标,让每个特殊需要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赖波)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