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心声、相互理解……蜀南小学让“爱”的教育浸润学生心灵

发布时间:2025-04-21来源:崇州市蜀南小学 作者:黄小林浏览量:1991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增进亲子情感联结,崇州市蜀南小学以“一周一品之‘有爱’品格教育”为依托,开展“爱父母”主题班会。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之爱,将感恩之情转化为日常行动,让“爱”的教育浸润心灵。

匿名倾诉

班会以“记忆盲盒箱”活动拉开序幕。学生们匿名写下“最想对父母说却没说出口的话”,放入盲盒中随机抽取朗读。一句句真挚的“妈妈,谢谢您每天陪我写作业”“爸爸,希望您别再熬夜工作”,引发全班强烈共鸣。班主任借此契机引导学生:“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理解。”活动打破了亲子沟通的羞涩壁垒,让深藏心底的爱通过文字自然流淌,为后续环节奠定情感基础。

时光计算

“生命倒计时计算”环节引发深刻思考。班主任带领学生假设“父母60岁,每年回家5天、每天相处8小时”,通过公式推算出剩余相处时间约1200小时(约为50天)。当抽象的“时间”转化为具象的“50天”,学生们纷纷惊叹:“原来能陪父母的时间这么少!”直观的数据冲击让学生意识到亲情的珍贵,明白“爱父母不能等”,引导他们从当下开始用心陪伴、主动关怀。

双向约定

“亲子共写时光胶囊”为亲子关系注入长远期待。学生与家长分别写下对3年后的彼此期待——或是“希望宝贝学会独立”,或是“想带爸妈去看大海”,装入密封信封约定共同开启。这一活动不仅成为当下情感交流的载体,更化作未来三年的心理暗示:让爱与责任在时光中沉淀,使亲子关系在共同目标中持续升温。

“一日小家长”实践活动将感恩教育延伸到生活场域。周末,学生们化身“家长”,承担整理房间、规划晚餐等父母的日常任务。返校分享中,有学生感慨:“叠完全家人的衣服腰酸背痛,妈妈每天都要做这些,太不容易了!”通过身体力行的体验,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父母操劳的琐碎与不易,将“感恩”从认知层面转化为“感同身受”的理解。

班会末尾,师生共同提炼“爱父母”的行动清单:每天说一句“辛苦了”、主动分担一次家务、耐心倾听父母的烦恼……班主任强调:“感恩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种习惯。”学生们庄严承诺,要从细微处践行对父母的爱,让“成为父母的小太阳”从口号变为日常。

此次“爱父母”主题班会,通过“倾诉—觉知—约定—体验—践行”的层层递进,让感恩教育脱离说教,落地为可触摸、可践行的情感体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学生们会带着对父母的理解与爱意,将温暖传递到家庭的每个角落,让“爱与感恩”成为相伴一生的精神底色。(黄小林)

责任编辑:易鑫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