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城小学:非遗传承进课堂 巧手绘鸢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04-21来源:成都市双流区九江新城小学 作者:江蕾 通讯员 阳浩然浏览量:2740

4月17日,四川省第三十四届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活动在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拉开帷幕,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创新性转化与发展”为主题,通过集中研讨、校长论坛、学科论坛、教科研论坛等形式,为全省优质小学校长、副校长及教师团队500余人,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盛宴。

640 (1).jpg

开幕式上,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廖德斌致辞表示,聚焦基础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既是对政策的深化落实,更是对文化育人本质的回归。并鼓励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的时代价值,要以改革之力重塑教育生态,要以全球视野彰显文化担当,不断为培养“有根、有魂、有信仰”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640 (2).jpg

现场,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晓春以《以课程化的创新建构,引领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成果分享。

640 (3).jpg

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张生给大家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的评价改革——学评融合理念下的评价育人》的讲座。

640 (4).jpg

杭州万物启蒙传统文化推广中心主任钱锋和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分别为光明团结小学学生献上精彩的示范课,为参会教师提供了教学新思路。

640 (5).jpg

当天下午,同步开展了校长论坛活动和学科论坛活动。校长论坛活动中,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成都市青白江区实验小学等共同体学校代表的校长们分别发言,展示了各自学校教学成果。

640 (6).jpg

学科论坛活动中,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传承与创新发展,通过名优教师示范课、“共同体”教师研讨课、专家讲座及点评交流等多种方式,立足语文、数学、美术学科,来自省内16所学校共展示了16个课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何鑫、四川省美术教研员左文峰等专家到活动现场进行指导。

640 (7).jpg

美术学科论坛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成都市双流区九江新城小学阳浩然老师带着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美育课《巧手绘春鸢》,走进都江堰灌洲小学五年级的课堂。这堂课以风筝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相融合,带领学生在“闯关探秘”中感受非遗魅力,在实践中点燃文化自信。此课得到了评课专家与老师们的高度评价:这节将传统风筝工艺与现代美术教学巧妙融合的课程,既让非遗文化在指尖传承脉络,又以创新设计激活儿童创意,堪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范本。

640 (8).jpg

阳老师课后表示:“非遗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用年轻的心跳唤醒古老的智慧。”这堂课以任务驱动、跨学科融合为核心,将非遗知识转化为趣味闯关、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更将“强国有我”的使命感深植心间。

640.jpg

一堂课,五大关,非遗传承的种子已悄然播撒。阳浩然老师用巧思与热情证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既“接地气”又“有新意”。当风筝载着学生的创意飞向蓝天,我们仿佛听见,中华文明正以年轻而澎湃的心跳,叩响未来的大门。(江蕾 通讯员 阳浩然)

责任编辑:易鑫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