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培训,光华新城幼儿园与专家、同行共启温江学前教育“馨”篇

发布时间:2025-04-21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光华新城幼儿园 作者:张红 通讯员 李巧浏览量:2180

依托成都市温江区“馨成长项目”支持体系,聚焦区域“高质量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目标,成都市温江区光华新城幼儿园承办了“馨成长儿童发展评估系统”专题培训会。在温江区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光华新城幼儿园联合四川创新教育研究院、上海普陀区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心筹备并成功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黄瑾教授出席活动,温江区公办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代表共计90余人参与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引领、实践交流,深化园所内涵建设,助力区域学前教育品质提升。

mmexport1745217377695.jpg

作为承办园,光华新城幼儿园立足“淘出灵性 玩出品质”的办园理念,以“儿童视角”优化园所环境,整合课程资源,为活动提供开放、互动的学习场域。通过环境观摩、案例分享、专家对话等形式,全面展现园所参与“馨成长项目”的实践成果,彰显区域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的活力。  

聚焦观察 共话成长

6所项目园依次分享“馨成长观察案例”。成都市温江区金马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苟琼良以小班幼儿“米粒”为观察对象,聚焦进餐环节的自我服务与习惯养成展开分享。案例中,教师通过生活化教育契机,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幼儿手部动作、健康认知与集体意识的专业支持路径,最终实现从依赖成人到自主服务的成长跨越。

mmexport1745217390655.jpg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新城幼儿园教师代燕以《熙曼的图形世界》为题,通过持续观察中班幼儿熙曼的图形认知发展,记录其从初期混淆图形特征到自主探索图形组合的成长历程。案例生动呈现了“以儿童发展节奏为师”的教育智慧,诠释了“教育不是塑造完美结果,而是滋养思维生长”的育人哲学。

mmexport1745217397195.jpg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李雪玉以中班幼儿“夕夕”为观察对象,针对其剪纸活动中暴露的精细动作发展不足问题,依托“馨成长”系统进行多场景、持续性观察,分析薄弱点并通过儿歌口诀、阶梯式材料投放、游戏化练习设计及家园共育联动,培养其专注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体现“观察-分析-策略迭代”循环模式下,真实性评估与生活化游戏支持对幼儿有效促进。

mmexport1745217413016.jpg

成都市温江区柳岸锦城幼儿园教师朱秋爽以中班幼儿“熙熙”为观察对象,围绕安全规则意识、隐私保护认知及午睡习惯养成三大场景,通过捕捉日常互动中的教育契机,结合“馨成长真实性评估量表”进行多维度行为分析,为评估锚定教育方向,实现“评价-育人”闭环,凸显真实性评估在幼儿社会情感发展及习惯养成中的科学指导价值。

mmexport1745217423422.jpg

成都市温江区学府幼儿园教师魏婷以大一班幼儿陈研祺的数学发展为案例,以《三位一体 赋能师幼共长》为题,依托“馨成长”系统构建“观察-分析-支持”三位一体教育闭环。案例验证了“游戏化-生活化-个性化”支持策略的有效性,体现技术赋能下教师从行为解码到精准干预的专业成长。

mmexport1745217436763.jpg

成都市温江区鱼凫幼儿园教师柴敏以《污水“变身”记》科学项目活动为例,展示了借助“馨成长”评估系统开展幼儿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同时运用轶事记录分析幼儿在科学探究、问题解决及社会合作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并采取引导归因、经验迁移、材料支持等策略促进深度学习,最终在持续共享思维理念指导下实现从知识传递向探究能力培养的转变。

mmexport1745217447823.jpg

高位引领 赋能实践

黄瑾教授结合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在肯定真实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强调科学观察儿童需遵循“三不”原则,同时提出“五要”路径,其核心是以“慢”求深、以“简”驭繁,通过理解儿童行为差异优化教育策略,让观察真正服务于支持成长,而非机械化的能力评定。

mmexport1745217454440.jpg

思维碰撞 共探路径

在互动环节,温江区光华实验幼儿园副园长唐蜜提出“视频照片循证中数据链整理困难”的困惑。黄瑾教授指出观察的核心在于“教师反思”而非机械循证,建议通过回看视频提炼儿童行为线索、梳理支持策略,强调“馨成长”应是理解儿童的动态工具。

针对柳城幼儿园教师张正琴提出的“如何平衡幼儿整体发展与个体差异、制定高效支持策略”问题,黄教授倡导“行动优先”,鼓励教师基于观察即时尝试策略,在实践中验证优化,同时提醒避免因“过度量化评估”增加负担,应聚焦儿童发展本质,通过持续反思将个体差异转化为教育契机,实现“从看见现象到生成策略”的自然进阶。

mmexport1745217509425.jpg

破局立新 自觉探新

最后,温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冬强调,“馨成长”作为教育工具应服务于教师而非束缚实践,其核心是通过八大领域观察为儿童“画像”而非“贴标签”,在起步阶段需平衡全体关注与个别支持,以精准师幼互动落实“儿童为本”理念。

mmexport1745217515501.jpg

针对实践困惑,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整合突破,以重点案例带动保教质量整体提升;二是自主创新,鼓励园所立足自身经验开展教研,减少对上级或专家的过度依赖;三是内生驱动,在常态化使用工具中激发教师专业自信,通过儿童成长实证彰显教育价值,最终实现“工具赋能”向“教育自觉”的深层转变。

作为承办园,光华新城幼儿园在活动中充分展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实践成果,并通过与专家、同行对话,进一步明晰了课程建设的方向。黄教授的指导为提升教师观察能力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教师创造了“看见更大世界”的成长空间。

mmexport1745217530945.jpg

大家相信,当教育者以开放之心拥抱变革,以专业之力守护童年,每一所幼儿园都将成为儿童探索世界的起点,而温江学前教育的“馨”篇章,正由此徐徐展开。(张红 通讯员 李巧)

责任编辑:张盈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