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三星级名校长夏雪梅工作室活动在协和实验小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18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 作者:江蕾浏览量:3058
2025年4月15日,双流区三星级名校长夏雪梅工作室第十一次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协和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中小学校安全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为主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安全教育与课程改革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与综合能力。 活动特别邀请了原锦江区教科院副院长贺慧、成都市教科院安全教研员陈军、双流区教育局应急管理科科长魏东、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地理和安全教研员刘冕以及课程与改革中心主任易恩等专家出席指导。 夏雪梅工作室:引领课改,服务教育 双流区三星级名校长夏雪梅工作室成立于2024年11月,是双流区教育局重点打造的名校长工作室之一。工作室汇聚了来自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共12所学校的骨干管理人员,以“发挥思政引领力,攻坚课改新堡垒”为主题,致力于提升学员的“思政引领力”和“课改行动力”。工作室成立以来,围绕教育改革、课程创新等核心议题开展了多次专题研讨与实践活动,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聚焦安全教育,探索跨学科实践 在本次活动中,工作室学员王谦对区级课题《中小学校安全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申报情况进行了汇报。 王老师主要围绕中小学安全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展开分享,她点明课题的研究是为了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课程改革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主要聚焦解决学校现存安全问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应对风险的技能。针对当前安全教育“碎片化、单一化”问题,提出构建“跨学科三维实施框架”,通过PBL教学模式实现安全教育全学段、多学科渗透。报告从国家政策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框架。王老师还指出,当前安全教育存在学科界限分明、内容碎片化等问题,而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整合资源,提供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应对能力。 专家们对课题研究方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贺慧副院长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导向任务,实现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迁移能力。她建议课题研究应聚焦学习方式的变革,而非单纯的知识罗列,并通过数据循证提升研究的科学性。 陈军教研员则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强调,课题研究需紧扣国家政策,结合实际需求,梳理并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安全教育序列化活动。她提出,安全教育应从“告知式”转向“探究式”,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通过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 刘冕教研员则关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科整合的具体路径,建议通过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索适合学生的安全教育模式。 易恩主任提出,课题研究应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结合,建议进一步梳理申报方案模块,通过构建跨学科安全教育体系,提炼实践路径,形成可推广的成果资源。 魏东科长则从安全应急管理的角度,强调了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在课题研究中加强与实际安全事件的结合,解决实际存在的痛点问题,提升学生的安全素养,建立一种长效性的安全教育体系,能让学生终身具备安全意识,从而提升研究的现实意义。 课题答辩在即,工作室全力冲刺 该课题将于本周五参加区级课题答辩。工作室学员们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案,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工作室导师夏雪梅表示:“我们将以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安全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系统化转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课改领航,安全护航 经过半天的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与工作室学员对课题的研究方向、实施路径与预期成果达成了共识。本次活动不仅为《中小学校安全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与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也为工作室学员们在安全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工作室全体学员纷纷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安全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安全主题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加强师资培训等方式,推动双流区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工作室也将积极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安全教育模式,为区域的安全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特殊节点,双流区三星级名校长夏雪梅工作室的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国家安全教育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有力探索。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工作室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江蕾) |
责任编辑:周钰 |